◇◇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关于新编中学语文课本剽窃方舟子文章

笑谈

  方舟子的文章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第5册第23页。在每篇课文的最后,
几乎都会有一篇加花边的摘录的小文章,一般在篇末都标出了文章出处。共有两
篇作者简介,另一篇是孟子,独立成篇,有作者的名字。根本不存在正式课文才
注出处的情况,比如摘编的文章会注明“摘自某某的某文”。

  详细情况如下:

  第14页:第二课《人是什么》课尾,《人生格言》,共5则,每句话后有说
话人爱因斯坦等。

  第18页:第三课《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课尾,一篇无标题论庄子
词章的小文,文末圆括号注明作者“(刘梦溪)”

  第23页,第四课《孔孟》课尾,一篇无标题介绍黄仁宇的小文,无出处。
(好象尽人皆知似的)

  第25页,第五课《我过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课尾,一篇标题为《什么
是小说》的小文,无出处。(估计也是从哪里抄来的。)

  第34页,第六课《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课尾,《宗白华小诗两首》。

  第39页,第七课《说“木叶”》课尾,一篇讲艺术鉴赏的无标题小文,文末
破折号注明出处:“——摘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鉴赏》”。

  第78页,第九课《阿Q正传》课尾,兼单元尾,一篇长文(无花边),题为
《鲁迅的生平与创作》,标题下注明作者“王富仁”。

  第119页,第十二课《等待戈多(节选)》课尾,一篇无标题讲贝克特的创
作的小文,文末注明出处:“摘自《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第132页,第13课《百年孤独(节选)》课尾,兼单元尾,一篇长文(无花
边),题为《西方现代小说、戏剧简介》的长文,在标题后面的“注①”中注明
出处:“摘自金元浦等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第140页,第14课《蜀道难》课尾,《李白故事两则》,分别注明“——
《唐摭言》(卷七)”、“——《松窗录》”。

  第142页,第15课《将进酒》课尾,一篇小文《对仗的种类》,文末注明
“——摘自王力《诗词格律》”。

  第145页,第16课《兵车行》课尾,一篇标题为《古代的车战》的小文,介
绍性文字,无出处。

  第149页,第17课《杜甫律诗五首》课尾,《诸家论杜》,选了苏轼等四人
的四段话。接着是单元末,一篇长文(无花边),《唐诗简介》,题目下注明作
者“罗宗强”。

  第158页,第18课《齐桓晋文之事》课尾,分别节选了两段王夫之和李贽论
孟子文章的古文,有出处。

  第162页,第20课《孟子见梁襄王》课尾,同18课课尾。

  第165页,第21课《短文两篇》(孟子)课尾,兼单元尾,一篇长文(无花
边)《〈孟子〉简介》,标题下注明作者“郭预衡”。

  最后,第190页,课本的“附录”,一篇长文(无花边),《外国文学简
介》,题目下注明作者“陈建华”。

  比较一下,介绍黄仁宇的文字无论如何是应该注明“摘自方舟子《怀念黄仁
宇先生》”的。

  另,题外话了,这篇小文在课本中显然更多是介绍“知识和观点”,而不是
像子乔所理解的那样是什么纯粹的“作者简介”,所以“厚此薄彼”的问题也是
不存在的。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印数是135001~143000。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