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读| ※        ≡≡≡ 新 ≡ 语 ≡ 丝 ≡≡≡      | | ※          (NEW THREADS)        |书| ※                               ·-· ※           1999/04(增刊)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今年四月份增刊《读书》于四月六日出版。       ※ ※                                 ※ ※   本刊家页:www.xys.org              ※ ※                                 ※ ※            ◆赞◆助◆单◆位◆            ※ ※   汉林网上书城:www.hanlin.com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roserv.org    ※ ※                                 ※ ※※※※※※※※※※※※※※※※※※※※※※※※※※※※※※※※※※※ 【编者的话】 【书评】 阿 瑟:历史·小说 远 山:毕竟是中国书生 肖 毛:介绍两种中国的老漫画书 应 帆:书评二则 螳 螂:弗洛伊德的小书 筋斗云:书评的书评 【书话】 方舟子:我的经典 远 山: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皇甫茹:二十世纪中文小说胡说 亦 歌:荆棘丛中的春风杨柳 泥  :小子读书录 【读书笔记】 肖 毛:肖毛购书志(98年1-6月部分) 老东邪:从奖项看科幻 笨 狸:读《三国演义》之失街亭 应 帆:读《红楼梦》札记一束 侠 盗:读书日记 【翻译园地】 半山译:话说那首罗曼蒂克商籁诗(斯蒂芬·格林布拉特作) 乐平译:写给德间书店的话(金庸作) ∽∽∽∽∽∽∽∽∽∽∽∽∽∽∽∽∽∽∽∽∽∽∽∽∽∽∽∽∽∽∽∽∽∽∽ 【编者的话】∽∽∽∽∽∽∽∽∽∽∽∽∽∽∽∽∽∽∽∽∽∽∽∽∽∽∽∽∽   去年底以来,肖毛兄在“新语丝之友”通讯网上陆续张贴了他的海量“购书 志”。其购书、读书之多之杂,令人咋舌。最近又有一位署名远山的网友投来两 篇与书有关的稿子。这就使我有了编一期《读书增刊》的想法。在“之友网”上 提了这个想法,建议搞个读书活动。大伙都很有兴趣。半个多月下来,贴出不少 文章。有现写的,有拿出旧作的。这些网友的作品,再加上肖毛兄的部分“购书 志”和远山的来稿,就是这期增刊的由来了。   上网以来,总觉得自己少了许多传统阅读的乐趣。以前,只要一有闲暇就会 拿起一本书来或坐或卧地读着。而现在却整天对着显示屏,传统的阅读被网络文 化替代了,以至于一年下来却没能认真读完薄薄几册小书。网上的信息量虽然浩 繁得惊人,其中也有大量的书报杂志,但那只适合浏览查阅,却并不适合认真阅 读。事实上,我在网上能认真读下来的也仅是一些短文。整部的书即便下载了, 也就是存在硬盘里供需要时查阅。有时,也曾想从显示屏上完整地读一部书,可 读着读着就没了情绪。那油墨的清香哪里去了?那沙沙的翻页声换成了得得的鼠 标键盘声。读迷了,想拿起笔在妙文佳句下划道杠杠,在页边批上几句;读累了, 想折个页角,或插上张书签;睡觉前,可以钻在被窝里,仰着侧着趴着坐着,怎 么舒服怎么读;内急时,也不必放下书,在马桶上捧着继续……这一切,显示屏 和鼠标键盘还能给吗?真的很想戒上几天网,美美地重温传统阅读的乐趣!   读着编着这些谈论读书的文字,我不能不思念起这生疏已久了的传统阅读的 乐趣。如果大家读着也有同感,那就从电脑前离开一会儿,去书店挑上一本好书, 认真读一遍,然后再回到电脑前,也把自己读了的好书介绍给网友。这期《读书 增刊》就算是抛了一块砖吧。 1999年4月6日 【书评】∽∽∽∽∽∽∽∽∽∽∽∽∽∽∽∽∽∽∽∽∽∽∽∽∽∽∽∽∽∽∽ ◆              历史·小说                  ──略论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小说                ·阿 瑟·   二月河的清朝帝王系列小说在国内轰动了好一阵子了,特别是最近推出的 《雍正皇帝》电视连续剧更是家喻户晓,据说政府首长们还极力推荐来着。网上 的议论也时有所闻。我还未脱俗,尽管不是很热情,但还是花了不少心机和时间 赶这热潮,到图书馆借了《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十几部头,象馒头夹着咸 菜猛啃起来。   窃以为涉及历史的小说大概分历史小说和历史题材小说。历史小说一般追随 史书,时间和人物以及大事件,都沿历史的方向发展;而历史题材小说则没有这 些框框,采某一历史题材,按作者的思路和编故事的需要发展。二者孰优孰劣并 无定论,全由读者判定。我不知道二月河的写作宗旨,是想将他的帝皇系列写成 历史小说呢还是历史题材小说。从字面上看来,二月河是要将它写成前者的,也 就是书中的时间和人物以及大事件,都是沿历史的方向发展的,甚至准确到连年 月日都写上了。这个从字面上看到的信息,可以从二月河为《康熙大帝》写的自 序中得到引证:   “我对清史的兴趣是从研究《红楼梦》这部奇书开始的。此前我一直悠游于 两汉及两晋史中。一九八○年前仅涉猎了《清史稿》,草草过目,自然十分皮毛。 但我的红癖和凡事拼命追根索源的秉性,终于将我推入浩如烟海的清史资料中, 以至于在这海中迷失本来面目,‘乐不思蜀’,几乎完全放弃了原来的目标。”   给我的印象是,二月河是非常着重历史真实的,第一他有凡事拼命追根索源 的秉性,第二他有红癖,第三他愿意把自己埋入浩如烟海的清史资料中。给人的 印象是他要将这套帝皇系列写成像《红楼梦》那样经得起推敲的大作,很大程度 上是如此,至少不要写成坊间流传小说;要不然抓个把历史题材任意发挥,完全 可以有所成就,何须努力研究历史?另据二月河曾表示,《雍正皇帝》是他研究 了两年才下笔的。   可是自序中的另一段话却令我愕然,意思相反得象开玩笑:   “……在读者与专家中,我尽可能兼顾两者,认真的要开罪一方,我宁可对 专家不起。你固然鉴别得我用材的实虚,钻研得诗词的真伪,挑剔得取舍的当否; 可惜的是书的命运在读者掌握,我只能尽力用自己的才识与汗水‘买通’你们。”   这好像不是二月河的本意。他有红癖。我当时的一闪念是,大概他这书真有 些经不起推敲的地方,所以先留一伏笔,堵住“专家”们的口,等市场卖好,一 切好说。书还未看完,倒先看到作者的两副脸孔,一面是埋首专注孜孜笔耕的历 史学者,一面是意气风发大笔挥洒的时髦作家,适时适地运用自如。   这两套小说写得好的地方很多,精妙之处也不少,不然不会无缘无故造成轰 动。因为先入为主,我反而有意无意地在字里行间寻差觅错,居然被我寻得一箩 筐。真个是馒头咸菜藏着沙子。我不是什么历史专家,无非赶热潮的无数读者之 一。我尚能指出若干错误,在专家们的眼里,这套帝皇系列可说是错漏百出。   《雍正皇帝》与《康熙大帝》并不连接。这在系列小说中极其少见的。《雍 正皇帝》开始的年代是康熙四十六年,故事从一个江南才子邬思道身上引出。这 邬思道在康熙三十六年因贪官枉法而聚众闹考场,被朝廷通缉,隐居十年后才敢 现身。然而,翻开《康熙大帝》,康熙三十六年只轻轻着墨,一笔带过,除了水 灾,并无发生重大政治事件。倒是在康熙二十一年有这么一回事,人物和事件全 都对,就时间相差了十五年。这错漏的十五年,不同于金庸《射雕英雄传》里的 黄蓉年纪误长了一岁,也不同于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公爵早死了几个星 期。那些都是些小瑕疵,或者是笔误。这十五年决不是笔误,因为往后的故事全 都基于此。《康熙大帝》中必须写闹闱事件发生在康熙二十一年,康熙三十六年 朝廷并无大事发生,所以并未述及。《雍正皇帝》中又必须写闹闱事件发生在康 熙三十六年,不然雍正师事邬思道则没有来由。不知二月河有没有曾经为此而伤 透脑筋。   如果说这上一个错误令作者难堪,那下一个错误则令读者难堪。康熙的皇十 三子胤祥是在妈妈肚子里怀了十六个月才出世的。胤祥当不上皇帝真是暴轸天物。 胤祥的生母阿秀是在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即施琅收复台湾时,发现怀孕的,当时 还未过中秋。一直到二十三年六月再次提到时还未生,二十八年太皇太后薨时, 从其他皇子的口中提到皇十三子刚满月(这里我把它当成是作者的笔误)。直到 后来二十九年出兵征葛尔丹前夕,才真正道出“康熙二十八年十月初一胤祥刚满 五岁”。那就是说胤祥是在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前开始怀的,直到二十三年十月初 一才出生。   读者不难发现,二月河其实没有多少时间观念。尽管书上某年某月某日白纸 黑字写得确确凿凿,可是这些个年月日诚如虚设,许多是经不得起推敲的,我不 是说与史书比对,我是说就书上的时间比对。如《康熙大帝》中说康熙四十四年 皇四子胤缜和皇十三子胤祥出巡,胤缜是二十七八岁,胤祥是二十岁;而在《雍 正皇帝》中同样的出巡却发生在康熙四十六年,而胤缜是二十四五岁,胤祥是十 七八岁。这样的自我矛盾在书上数不胜数。我能指出的错误还有不少,其中一个 是张廷玉进南书房的时间早了二三十年。当时张廷玉的父亲张英还在南书房,官 职也挺高的,一直在六部里转来转去当尚书,是翰林大学士。两父子都处高位, 在康熙时是挺忌的。不过为故事编排起见,以张廷玉来代替张英也无可厚非。   二月河在自序中表明他不大喜欢人家评论他的诗词,而他自己则毫无顾忌地 将自己的创造强加于历史人物身上。一直有人批评金庸的小说中缺少了一样中华 文化中的极品──诗词,金庸自己也不否认。金庸的意思是,既然作者写得不好, 何必强加于读者。读者们一边遗憾作品的缺陷一边盛赞作者的风度。二月河刚好 反过来,他在小说里写了许多诗词,都加在著名历史人物身上,却又不喜欢读者 批评,早早用“市场经济法则”为自己开拓好后路。老实说,如果那些诗词曲是 在《二月河诗词选》里读到的,也不能算差。大体观之,二月河比较喜欢用可以 自由发挥的古风体,而不大用格律严谨的近体,而且尽量将诗词写得铿锵有力掷 地有声。如果是他自己的诗,无非个人喜好,旁人无从置喙。把这些诗加在历史 人物的身上,读者就有了选择和批评的权利。   康熙一直以发扬光大汉族文化为己任,他本身也是个好诗之人。当时的士子 除了写八股文就是作应制诗,诗词的格律和用韵几乎成了入闱必备的常识。稍微 不合律的诗词(古风除外)在当时是要被笑掉牙的,如果连韵都用错,则大概在 被禁止之列。通观《康熙大帝》、《雍正皇帝》,绝大多数的诗词是不合律的, 有几首连韵都用错。说作者不懂格律则讲不过去,书中有一二首是合律的,而且 至少两处提到平仄,一处是康熙评明珠的诗;一处是高士奇和康熙演戏,唱到最 后无以为续,以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作收。   我认为作者是完完全全被“诗言志”的古训所囿,就象书中的于成龙一样为 古训所误。现代文人有不少写古诗的,写得好的没几个,不是才学不佳,竟是被 “诗言志”这句千古金石良言,象枷锁一样卡得半死不活。诗人们完全将诗作为 发泄情绪,讴歌谩骂的工具,偶有可取,大多无非过眼云烟。诗人们似乎忘记了, 其实是漠视,诗是一种艺术,由内涵和形式有机地结合而成,缺一则不成佳作。 下面这首诗在书中颇为典型:   “生年虚负骨玲珑,幽幽古情云树中。君子由来能化鹤,美人何日便成虹? 王孙芳草年年绿,岭头桃花度度红。碧城夜阑曲十二,是谁重诉梨花梦?”   以这样的诗词与《红楼梦》中的比较,真叫作者和读者难堪。其实有些诗是 现成的,倒不需要作者自创。如康熙北伐时就有五言律诗《瀚海》:“四月天山 路,今朝瀚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 屋重,辛苦事亲征。”高士奇也有古风《天马行》:“蒲梢天马本无种,渥洼水 落神龙涌。旋风八尺雪花飞,玉削双蹄高耳竦。千里万里才须臾,津津细汗流红 珠。天生此马岂无意,要与皇路供驰驱。瀚海遥遥难自致,绝域荒沙身暂寄。骄 嘶圆月蹴层冰,阊阖门前思一试。我皇神武古绝伦,犁庭扫穴来西巡。旄头迸落 狐鼠窜,阵前夺得生麒麟。太仆牵来当帐殿,将士尽惊光若练。宝鞍金勒绣障泥, 猛气骁腾掣飞电。横行到处势莫当,塞门面缚看来王。功成偃武海宇泰,会须归 放华山阳。”二月河都不取,反是自己写了加在他们头上。   我不太懂二月河的心理,大概是要尽他在自序中所说的“才识”吧,吟诗作 对是最能显露“才识”的;但另一方面,二月河却抄袭了许多坊间流传的对联。 比如“一枝带叶春海棠,半根连须夏山药”,“水部失火,金司空大兴土木;北 人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色难,容易“,“烟锁池塘柳”,“此木是柴山 山出”等等,还有一些谜语笑话,大都是抄自坊间有关纪晓岚的传说。我真有点 儿替二月河担忧,他写乾隆时,纪晓岚的故事怎么写,其事迹全给高士奇和邬思 道占了。书中反而甚少作者自创的对联,偶见一二联,象是:“霞乃云魄魂,蜂 是花精神”,也只有令人摇头喷饭的份。反观《乾隆皇游江南》的作者可以写出 “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龙王夜宴,星灯月烛,山肴海酒地为 盘”的绝佳作品,作者读者不知有何感想。   我越往下读,小说越来越多,历史却越来越少。掩卷叹息,我不叹历史之反 复政治之残酷,我叹历史政治之为市场低首。一个埋首于历史的学者,努力地在 市场上叱吒风云;一个有“红癖”的书生,勇敢地当起抄手来。无论如何,二月 河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在于他把握了市场的需要和读者的心理,而不在于他的历 史研究和“才识”,后者大概是作为一种宣传手段吧。 (《康熙大帝》,二月河著,河南人民出版社,ISBN 7215018377) (《雍正皇帝》,二月河著,长江文艺出版社,ISBN 7535410987) (寄自美国) ◆             毕竟是中国书生                 ──也评《毕竟是书生》                 ·远山·   张汝伦教授曾在《文汇报》上撰文推崇史学家周一良老先生的回忆录《毕竟 是书生》,说“这是一本在文学上很好读,但在感情和理智上并不太接受的书。 一个出生在有相当文化修养的大资产阶级家庭,受过他那个时代最好教育的人, 怎么会对自己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的赤裸裸的野蛮那么轻易地‘相信’和‘接受 ’?‘毕竟是书生’能是一种合理的解释吗?”   应该说,张先生对周一良教授其人的评价是有道理的,后者自己在其书中就 为此论提供了不少佐证──当然也免不了包括一些辩白成分。余杰在《火与冰》 中指责周“积极批林批孔”,说的也是他当年在‘梁效’班子里的那些作为。不 过我以为对周先生这样的老知识分子给予过多的责难是不必要的。何况问题的实 质其实并不在这里。“毕竟是书生”这句话,应该有另一种解读。中国的知识分 子,从来就没有真正形成过一个独立存在的社会群体或阶层;就毛泽东的说法, 他们向来就是依附于某些不同的社会强势集团的,软弱、动摇是他们中许多人共 有的特性。这跟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儒家礼教传统有关。在这一文化传统中,实在 缺乏把“知识分子的职责想成是时时维持着警觉状态,永远不让似是而非的事物 或约定俗成的观念带着走”(萨伊德:《论知识分子》)的土壤和历境;很难产 生象苏格拉底那样紧紧盯着雅典不放的特立独行的“牛虻”。鲁迅、顾准、以及 那位“国家级右派分子”、民盟上海市委原副主任委员彭文应,对整个“随大流” 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族来说,毕竟是凤毛麟角,不具备普遍意义。而那位“天赋迂 儒自圣狂、读书不肯为人忙”的,则又是一个特例。   《毕竟是书生》一书,悄悄证明了中国知识分子这一人群的软弱特性及其文 化根源。不知张汝伦教授是否意识到了这一点。 (注:《毕竟是书生》周一良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98年5月出版,定价 13.00元,ISBN 7530205145) (寄自中国大陆) ◆          介绍两种中国的老漫画书               ·肖毛·   漫画是大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与其说它是一种绘画艺术,倒 不如说它是一种语言艺术。虽然与通常的绘画一样,漫画是画给人们看的,但在 看的时候,却会感觉到它更是在向人们说着。因此,人们往往会说“读漫画”而 不是“看漫画”。正如说“听歌剧”而不是“看歌剧”。   狭义的漫画,是指发表在报刊上的单幅或连续漫画(一般以四格漫画最为多 见),内容多以讽刺或赞扬某一社会现象为主。这类漫画被称为“讽刺漫画”。 还有一种,纯为捕捉生活中“足够幽默”的现象的,被称为“幽默漫画”。另外 有一种,幅面可多可少,内容是对某地某人的印象速写,我把它称为“速写漫 画”。而广义的漫画,则过去流行的画面内容写实成分很少的“小人书”、现在 的动画片、甚至某些书里的插图(比如《好兵帅克》的原版插图)等等都可以归 入其范畴。   漫画在西方的渊源很深,流传也很广泛,似乎是种“舶来品”,我看也是如 此。但是什么都坚持“中国古已有之”的中国漫画人却考证出中国的漫画起源于 明朝朱见深皇帝的一幅讽刺画:“一团和气图”,并指出种种特征来。但我想尽 管其内容、思想与漫画有相通的地方,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漫画,不过是传 统水墨画中的“另类”而已。   我国现代漫画的起源应该是在二十世纪初。记得一战时,有人在国内的报刊 上发表了一幅讽刺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漫画《时局图》(1903年),这 应该是国内出现比较早的漫画了(可惜手头现在没有资料,无法详细说明)。但 最早的是哪幅,我不知道。   大约二十年代(或者更早一些),李叔同及其弟子丰子恺开始有意识地倡导 漫画。丰子恺的成就最大,画了不少相当有名的漫画。只是他的漫画内容比较狭 窄,多是关于儿童生活情趣的,讽刺漫画不多。比起来,我还是比较欣赏他在二 十年代茅盾主编的《小说月报》上发表的那些题图与补白。当时还有叶浅予、张 乐平等人,也致力于漫画的创作与推广。至于后来的张光宇、鲁少飞等人更是把 漫画艺术发扬光大。可以说,从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漫画在中国一点点地盛行 起来,这除了拥有一个高水准的创作队伍外,还与当时报刊的支持有关。如上海 的一些发行量很大的报纸上就经常刊登一些漫画,为漫画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推波 助澜的作用。可以说,中国漫画在发展初期就与报刊结下不解之缘。   四九年以后,王复羊、叶春炀(《工人日报》美编)、苗地、詹同等新一代 名家又一次把漫画艺术推向一个新高潮。可惜,在文革时期,我们的漫画艺术开 始萎缩了。当时除了讽刺“臭老九”的漫画,没有人敢画别的题材,因为怕“犯 错误”。就是这样,还有不少漫画家受到迫害,被“下放”、“改造”,这真是 我们中国特有的悲喜剧。到了八十年代,漫画艺术重又放射异彩,新人辈出,中 国漫画界又添一番新气象。   我是在小学三年级时开始看漫画的,那是在大约79年。家里破天荒给我订 了一份人民日报社出版的报纸《讽刺与幽默》,从此我就迷上了漫画。那以后, 直到89年毕业,我共订阅、购买了国内几乎所有的漫画报刊,包括北京的《讽 刺与幽默》、《中国漫画》;上海的《漫画世界》、《漫画月刊》;浙江的《幽 默大师》等等。还有《文汇报》、《新民晚报》、《羊城晚报》、《工人日报》、 《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的漫画副刊上发表的漫画也是我刻意收藏、剪贴的。我曾 经剪贴过十多册的漫画,至今还收藏着。另外,国内出版的漫画书,在我经济能 力许可的情况下,更是买了许多。我买过《老夫子》、《加菲猫》、《三毛流浪 记》,还有译林出版社六、七年前出版的“世界漫画大全丛书”的全部(大约有 几十册)等等。   可是进入九十年代,漫画开始越画越滥,大有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架势。时下 报刊上最常见的,就是这种格调不高的东西。我心目中的漫画决不是这种粗制滥 造的东西,而是一种“另类”的艺术品。因此现在特别怀念过去的老漫画。   近来我买到两种老漫画的书。一种是辽宁画报出版社98年5月出版的《老 漫画》,共两辑,第一辑编者是王宏力、周立、高颖,第二辑编者是周立、高颖, 每本定价都是6.5元。另一种是山东画报出版社98年10月出版的《西游漫 记》,张光宇编绘,定价19.8元。   多年看书养成的习惯,就是拿过一本新书来,除了书名、作者名外,先看序 跋,然后再决定是否看正文。若是序跋言之无物,了无情趣,正文多数好不到哪 里去(外国作品除外,因为有的出版社由于仓促,没有放序跋在里面)。而好的 序跋不但能够提纲挈领,还能交待出作品的创作背景、涉及的人物逸事等,本身 就是精致的散文。既然序跋如此有水准,正文的内容可想而知。所以,我认为一 本好书是不应没有序跋的。   不过,《老漫画》剥夺了我看序跋的乐趣,因为这两辑都没有序跋。这样的 书给我的感受就象一枝没有叶的花,美则美矣,却缺少了点自然的陪衬。虽则如 此,此书还是有其价值的。就我的印象,这是中国首次出版的大量收有二十世纪 初至建国前这半个世纪来的国内漫画作品的选集(也许以前就有,只是我没见 到)。凭这点,此书就值得一看。 谈此书前,我想先讲几句关于漫画的闲话。中国有一份著名的漫画报纸,叫 《讽刺与幽默》,这个名字可说是很好地概括了漫画的内涵:讽刺、幽默。二者 缺一不可,才是上乘的漫画。但多数人认为漫画的功用只在讽刺,就是所谓的针 砭时弊。于是他们眼中的漫画只是种政治宣传工具。这样的东西必将与时俱灭, 又哪里可以传世?所以我们只是利用漫画,却不真正看重它,其实这是对漫画的 蔑视与曲解。为什么我们如此瞧不起漫画?这和中国人的本性有关。中国人的骨 子里并没有幽默可言,所有的只是尖酸、刻薄和懦弱。所以我们的讽刺甚至国骂 艺术发展得登峰造极,幽默却似乎没有,只有着与之貌似的含蓄。说穿了这只不 过是胆怯、缺乏自信的表现。故此古往今来,中国的嘲弄艺术一代胜过一代,其 间名家辈出。而幽默艺术却少有建树,表现在漫画上也是如此。   好了,说了许多杂话,还是让我切入正题,谈谈这两本《老漫画》吧。   这两本书,共收录近二百幅漫画作品,基本按编年体例排列,在每幅画旁都 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交待作品的时代背景等,让我们得以更好地了解它的含义。 第一辑的漫画选自1903-1948年的作品,第二辑的漫画以1949年后 的为主,间或也夹杂些49年前的作品。这样编排,能在欣赏漫画的同时纵观时 代的变迁,只可惜显得不很系统。如果能在按年代编排的同时,尽量按画家编选, 估计效果会好些,至少不会那么零乱,也会更有助于了解中国漫画的发展历程。 当然,许多老漫画家的生平及作品资料留到现在的太少,是编者难以这样做的原 因。所以我还是太苛求了些。   第一辑收录的多是讽刺作品,这当然与那个时代的黑暗有关(我们这个时代 何尝不如此?),也由于我上面提到的原因,就是中国人天生善于讽刺而不懂幽 默之故。不过,这些作品里真有不少杰出的,即使拿到现在也毫不逊色,依然有 意义。它们的作者除了张光宇兄弟、鲁少飞、叶浅予、张汀、廖冰兄、丰子恺、 张乐平、米谷外,我都不熟悉,甚至连名字都没听说过,比如马星驰、张聿光等 人。但他们的画实在不错。如张聿光1911年画的《加人一等》、《袁世凯骑 木马》、《饭桶》,马星驰的《对于借款眼光的不同》(1919)、《此之谓 人民代表》(1918)等作品,构思精巧,线条流畅,意味隽永,堪称佳制。 他们的漫画虽是讽刺当时的官僚,但用在现在的官僚身上照样适用,一样有时代 感。   还有些漫画家的作品(也有佚名的),虽则只选了一两幅,也一样的够份量。 如朱鸣冈的《官吏肥百姓瘦》,以一瘦骨如柴的老妇怀抱一肥胖的红顶官吏为图,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所谓的“中国现象”,其手法令人佩服不已,就是现在也难 得有这样的好作品。另外,杨清馨的《靠不住的》,佚名的《他们的血不是枉流 了呵》,张谔的《读死书》、《和平招牌》,张乐平的《杀鸡儆猴》,麦子的 《新生活运动在广州》(大有宋元以来小说中的版画插图风致)等也非常优秀。   至于我所熟知的鲁少飞等人的作品也多数不错。如丰子恺的《钻研》、《毕 业后》,鲁少飞的《?》、《得利图》,张汀的《欲壑难填》,廖冰兄的《标准 奴才》、《雨天小写》,丁聪的《好战派给人民的负担》、《良民塑像》,米谷 的《二十年江湖独角戏》、《新社会老现象》,叶浅予的《考门房》等。不过, 我认为叶浅予、丰子恺的东西多数太糟糕,尤其是丰子恺的所谓儿童漫画,顶多 只能算速写而已。他笔下的儿童形象又呆又傻,看了令我倒胃,一点不觉有什么 童真在里头。丰子恺为《小说月报》创作的题图多数是精品,他的漫画却差劲得 多了。   第二辑里收录的多是我所耳熟能详的画家的作品,如方成、于化鲤、华君武、 苗地、方唐、王复羊、缪印堂、江帆、阿达等人的漫画(象苗地、王复羊、缪印 堂等都是我小学时便非常喜爱的漫画家)。可惜编者所选的有些并非他们的杰出 作品,如所选的那幅方唐的作品,可说是最没方唐特色的。另外,有的作品,比 如韩羽、周立、高颖的漫画,拙劣得令我作呕,怎么配入选此书?回头一看第二 辑的编者名单,我恍然大悟:原来编者就是周立,高颖!那么第一辑呢?编者也 是这两人,只是多了一个王弘力。第一辑里没有收周立与高颖的漫画,大概是因 王弘力坚持的缘故吧。仔细想来,第一辑的确比第二辑好,文字说明也好过第二 辑,这自然也是王弘力的原因。从第二辑中有关周、高二人漫画的吹捧文字可知, 他们都自诩为漫画名家,可他们的得意之作却幼稚得可笑。   总的来说,这两本《老漫画》中的幽默漫画太少,让人感到遗憾。其实近年 我们也有一些创作幽默画的名家,比如方唐。可惜第二辑的编者眼光短浅,没有 在意罢了。   有意思的是,后来我又买到一本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的《老漫画》,印刷比辽 宁画报出版社的精美。至于内容,由于未及细看,因此以后有机会再谈。   谈了《老漫画》,再来谈谈《西游漫记》。   对于张光宇的漫画,在上面关于《老漫画》的评论中已经提过,现在又再次 提他,实在是因为他的漫画很棒,且又买了他绘的《西游漫记》之故。   这本书棒在哪里呢?首先是在形式上。过去的漫画,多以单幅或系列四格连 环漫画为主,偶有长一点的,也一般都属于速写、组画一类的。象张光宇的《西 游漫记》这样有意识地精心构制出的长篇作品,不要说在四十年代,就是时下的 国内漫坛也少得很。   至于张光宇这部“彩色神话连续漫画”的思想内容,倒没什么新奇的:表面 上属于“故事新编”,实际上是在讽刺1945年的国民党政府,暴露了“国民 党政府经济崩溃,特务横行”,“美国生活方式的醉生梦死”(张光宇以为美国 人的化装舞会、发廊都是西方社会腐化的象征,未免有些迂腐了)等等。不过这 些内容,当时的许多文学作品已经表达得很充分了,所以我说这部长篇漫画的内 容没什么新奇。   除了形式外,这本漫画书更让我喜欢的地方当然是张光宇的绘画了!我爱他 用画笔“写”出的讽刺与幽默,我爱他结构严谨又布局巧妙的构图,我爱他中西 结合得天衣无缝的表现手法(尤其是第四章第二页,第五章第六页上,利用古埃 及墓室中的壁画上的人物做主图,不但给人以古朴拙重的感觉,还让人感到恰如 其分、浑然天成);我爱他每一幅漫画的整体美感。   夸张一点说,这六十幅中的每一幅单独挂出来,都可以说是漫画艺术中的唯 美之作--它们不是让你看过哭过笑过悲哀过就完事儿的东西,而是让你忍不住 一再咀嚼的艺术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每幅漫画的左边,全都是张光宇手书的说明。如果没有 它们,这本书将逊色一半。白色纸面的下半,配以十行黄绿色的扁方格,中间填 以意趣盎然的隶书加以说明--这不是简单的文字配画,简直也是一种令人心旷 神怡的艺术品。遗憾的是,这些文字有些生硬,书法又不是很好。   这本书的印刷、设计俱佳,不愧山东画报出版社这个响当当的牌子。这几年, 它们编印的《老照片》、《老漫画》等书都是在全国有影响的丛书,这本《西游 漫记》也是《老漫画》丛书中的一辑,质量当然也属上乘。我这么说,是因为至 今我已买了包括《老漫画》一、二辑,及《老漫画》丛书第一辑在内的不少山东 画报出版社的书,感觉很好。好了,对山东画报出版社的吹捧已经够多了,我又 连卢布都没得半个,还是住口吧。这实在是因为国内的好漫画书太少了,难得看 到一本就很激动。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以上我的话可能有不实、偏颇之处。因为我只是坐在 电脑前写,手边没有参考资料,难免有误。欢迎各位指教。至于我的观点,可能 有偏见。那也没办法,因为那是我的意见,我宁愿保留。 99.4.5 (寄自中国大陆) ◆             书评二则               ·应帆·             一、解读陈染   陈染是近年来颇为活跃的女作家,她以写小说出名。   最初读陈染是她的那篇《无处告别》,故事和文字都别具特色,对女性心理, 尤其是现代都市年轻女性的心理刻画得让你惊讶,那是一个知识女性,那是一个 孤独的女性,可以说读后的第一感觉是你既惊讶害怕她的美丽与智慧,却又不由 自主地被吸引。   从那时就喜欢上了陈染和她的作品,后来陆续读了《破开》等作品,不久前 买了她的《私人生活》(长篇小说,第一部)和《和往事干杯》(小说集),粗 粗地全面读了一遍,并不是很懂,因为她的作品受许多现代主义的影响,但是依 然喜欢。她的小说基本上以“我”来叙说,这个我的性格基本是一贯连续的,甚 至“我”的背景都很一致,也可以说这个“我”正是陈染本人自传性的创造;我 缺乏父爱,有一个与自己关系非同寻常的母亲或女友,我爱那些英俊而智慧而多 情的男性,我孤独,十分的孤独,这无疑是对现代都市女性心理某处的准确描绘 和把握。陈染的语言是比较女性的,如她喜欢用“黄昏的小风”之类的字眼,还 有一些很新颖别致的比喻,如波音飞机象“一只怀孕的大鸟”“以拥抱情人的热 情和姿势”飞向大洋彼岸等,她还喜欢用重复的意思相近的词来加强表达。   陈染的小说从某个角度来说是供人研究的,但是却并不妨碍她们的接近普通 读者的心灵深处。   推荐阅读《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和《私人生活》。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的《陈染文集》共四册。其中第一册《与往事干杯》,96年12月版,定价 19.00元。 1997.4.17             二、苏童的《婚姻即景》   每次路过南京,总向朋友打听苏童的消息,只因为他住在那个城市,虽然每 每一无所获;对苏童有兴趣,是因为在《读者》上读他的自叙性文字,其中说他 大学时很羡慕那些有自杀念头的人。   苏童对于城市男人生活的观察和理解在《婚姻即景》中让我得以窥豹之一斑。 《已婚男人》的主角杨泊做生意不顺利,家中财产被拖走抵债,老婆对他很不满, 对他的朋友也不满起来;杨泊对儿子的感情很平淡,但他竭力想维持家的完整, 因为他认为他自己爱他们,爱许多人,尽管他老婆冯敏认为他自私得只爱他自己; 朋友的女友任佳爱上了杨泊,并演出醉酒自杀未遂的闹剧,杨泊被动地卷入漩涡, 而且两头(妻子和朋友)不讨好,儿子在摇篮里不停地哭闹着,杨泊终于绝望地 从阳台上跳落。   《离婚指南》的主角依然是杨泊,这回他和另外一个女孩子俞琼产生了恋情, 他要与老婆离婚,老婆则耍尽各种手腕拒绝离婚,甚至以生命做威胁,于是离婚 战役打打退退;俞琼步步紧逼,并以一个未婚女子的种种古怪方法来折磨杨泊; 老婆终于查出俞琼,并打了一个漂亮仗:划破了俞的脸;俞琼让杨泊在他老婆脸 上也依法划几道。杨泊在两个女人之间战争,精疲力尽,精神已到崩溃边缘,他 拒绝了俞的无理要求,同时就失去了俞,离婚也就宣告失败,而且似乎没有必要 了。   杨泊是个有悲剧色彩的人物,他聪明幽默,因此能得任佳俞琼的垂青,他又 要服从社会的规则,在别人的设计中完成生活,于是他不可避免地矛盾与痛苦。 他的种种理想在琐碎灰暗的现实面前一点一点地粉碎和虚无,成为一个无可奈何 的悲剧性的城市已婚男人:他要么死亡,要么象死亡一样地生活。   曾在长青藤剧场播出的八集电视剧就是根据这两篇小说改编的,可看性颇强, 张延表演的俞琼给我印象颇深。   《婚姻即景》还包含了《红粉》和《妻妾成群》,还有一篇《园艺》。《园 艺》是有关一个中国半旧不新的家庭的故事,先生因为和太太口角,被锁在门外, 并于当夜失踪,太太终于急起来,先后让儿子和女儿去找丈夫,儿子骗了母亲的 钱,去演话剧了,女儿在戏子婊子家中为找父亲而受辱,最终放弃;儿女的自私 令太太愤懑,她在半梦半醒间感觉丈夫被埋在自家的藤瀑下面,而那爬山虎藤正 是她和丈夫争吵的起因,警察挖出了先生的尸体,他在夜里游荡时被杀。很有黑 色幽默的味道,一家人的自私表现得极有分寸。苏童的旧时期小说揭露的人性方 面的东西令人侧目。   这本书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定价10元,值得一读。 1997.4.18 (寄自美国) ◆             弗洛伊德的小书                ·螳 螂·   所谓小书,是针对大书而言的,装潢朴实,没有硬壳和烫金;内容浅显易懂, 没有那么多名词和名人。这样的书可以用于消遣,而不致有“学问”的负担,却 也能使你在“消遣”之后,因书的丰富内容而有所裨益。《日常生活的心理奥秘》 的中译本(甘肃人民出版社,林克明译)就是这样的小书。所谓小,对应的是弗 氏的另外两本名著《梦的解析》和《性学三论》。   在《日常生活的心理奥秘》这本书里,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基本上所有 的遗忘与语误都有着可供“解析”之处,也就是说,都有精神上的宿因可寻。比 如,一个人突然想不起自己应该比较熟悉的专业名词,本来烂熟于心的名诗竟然 在背诵时颠倒了词序或张冠李戴或根本就忘了,偶尔的笔误,还有日常生活中不 该发生的笨拙行为──都可有所揭示──其实都是潜意识里的故意。弗洛伊德在 这本书里列举了大量详实例子,不胜枚举。分析的手法也不甚相同,但基本原则 只有一个,就是“关联”。关联什么呢?关联被分析者的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可 能留下的精神印迹。   最有影响的印迹,基本上来自能导致强烈情绪反应的经历,如嫉妒,仇恨, 懊悔,内疚,当然,也少了不了性。   在这本书的后面,非常有趣地留了两页空白,页题是“札记”,编者安排得 巧妙,想来购这类书的人总要写点感想的。既然他留了,我也不好让它全空着。 我的札记如下:   (1)弗洛伊德关于遗忘和语误等的理论虽牵强尚可附会,在推理上似乎无 懈可击。他的理论主要建立在潜意识这一巨大的基础上,尽管没有什么可靠的生 理学和解剖学上的证据,但因了说服力很强的思辨,以及处理个案的效果,依然 使他的学问成为科学。弗氏的伟大就在于他使得没有实证和公式推导的东西,也 成为了科学。正就是弗氏的努力,令心理学由哲学而步向科学。   《日常生活的心理奥秘》一书有着浓厚的西方文化背景,尤其在语误、笔误 和名词遗忘方面。西方文字主要是以音达意,因而弗氏在研究中往往以音节的分 割作为入手点。引入中国的具体情况,则应考虑象形文字的特点,也就是字的形 体因素,如部首偏旁和字的组合与结构特征,等等。另外,同一字的不同发音, 同一音下的不同字,还有谐音,在中文中常见而丰富,在这方面较西方文字多得 多,而因此而产生的联想也会更多。   (2)若想对某一失误和遗忘作出合理的解释,则必须考虑“问题人”的气 质、性格、文化层次和阶级地位。弗氏把人的精神活动比做冰山,露出水面的小 部分是意识域的,而水面以下的绝大部分属于潜意识域。实际上,还应存在一条 “灰色域”,可以把这一段比做透过水面隐约可见的冰山的那一部分。这一段就 是心理的生理学反应,它既不象潜意识那样难以探究,也不象意识那样鲜明。这 不仅仅是对潜意识的深入说明,更具有方法学上的意义,就是对无法尽量合作的 “问题人”(潜意识的挖掘需要“问题人”在放松、信任的状态下尽情倾诉)进 行分析时,可以以其生理学表现做为推导的补充。 (寄自中国大陆) ◆             书评的书评               ·筋斗云·   我看过的金庸评论中,感觉原来金庸手下的吴霭仪写得有特色些,最近写了 两则对她评论的评论。原评附在每则后面。              一、关于双儿   这篇中关于“温柔美丽”的评论有许多迷失了目标,我想这很大原因与吴小 姐为女子有关,而“温柔美丽”实际上是一种很男人才能解的感情,金庸在这方 面写得非常贴切的,倪匡最爱双儿是因为其为人性格的结果。   双儿对韦小宝来说是他的安全心理底线,这是韦小宝生活在社会安全存在的 一种体现。一般人把双儿受欢迎理解为男性的征服心态,是种误解;实际上《鹿 鼎记》中表现男人征服心态的是对阿珂的追求征服有一最大的特点是不择手段, 韦小宝对阿珂的追求用尽了手段,这才显得征服的意义。双儿对韦小宝来说如同 一个安全岛:即使天塌了,双儿那里仍然是安全的避风港口。   按行为科学的解说,人的感情特征是几万年自然积累的结果。在原始社会中, 男人外出狩猎,自然的恶劣环境使得生命的安全成为第一担忧,于是对这种安全 的期待成为男人最渴望的补偿心态。对韦小宝而言,只要与双儿在一起,就是生 命安全的象征,双儿之所以对韦小宝重要,不是因为她美丽、被征服、体贴细微, 而是因为她没有攻击性,不会伤害,韦小宝对她永远放心。   我不知道金庸是否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不过他写作的本能在这件事有很好的 体现。他安排风际中炮轰伯爵府时,专门将双儿带出,这个细节实际上是非常细 致的。其他女子相对韦小宝来说是一种猎物的象征,失去她们就象是野外猎物被 其他人抢走。双儿是韦小宝生命安全的象征,双儿失去就意味着生命的极度不安 全。人的生存是人的第一本能,在风际中看来韦小宝即使可以原谅一切,却不会 放过威胁他安全的人的,风际中、韦小宝和金庸三人在此都本能地体现了这种万 年自然进化的结果。   《鹿鼎记》中的阿珂是韦小宝征服的最大猎物,所以成为韦小宝的正夫人, 然而与其竞争的郑公子韦小宝能够饶过不杀,也就是因为猎取的意义在于获得猎 物,而韦小宝得到他所希望的,竞争者的命运就并不是那么重要了,韦小宝对郑 公子的仇恨,更大来自师仇。   行为科学的另外一个结论是“女人喜欢坏男人”,这种坏是指有本事的坏。 在原始社会架构中,女人大多时间居住在山洞等较安全地方,安全的因素对她们 来说就不那么重要了,反而最重要的是要男人能够从外面带回来食物。不论男人 用什么方法手段,只要能带回来食物就是女人最大的关心。所以我们常看到许多 女子对犯罪坏男人的维护和热爱,很大原因就是因为这种坏男人是竞争猎取社会 适应者的一种。   象倪匡这种对双儿的极度爱恋,很大原因是其本身的无安全感,这在他小说 上也看得出来,在心理学上这算是种感情转移。   现代社会中这种男女关系实际上还是时时刻刻地体现出来,谈恋爱时男人带 花、带巧克力等都是这种原始社会关系的重演。男孩子在追女孩子时,一定要带 一点东西,所带物品的贵重与否并不重要,这并不是有些人所认为的收买,而是 几万年来自然在你我留下的印记:男人从外面带回食物。   *原评:   ──────────────────────────────   金庸小说的女子   作者:吴霭仪   第四节:温柔美丽                 双儿     大男人爱小丫头。倪匡先生最喜欢《鹿鼎记》的双儿,金庸在   《倚天屠龙记》的后记里说他最喜欢的是小昭。     这不足为奇,大男人们都不喜欢别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地位和英雄   形象,妻子无论多么尊重,都是平起平坐之人,不同丫头侍妾那样,   完全驯服听话,灵魂肉身都任凭自己处置。当然,丫头侍妾要既美丽   且聪慧才能讨人欢喜,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全副心思放在使自己生   活舒适,有亲昵的享受而无亲昵的负担,怎不是无以上之。     双儿是个货真价实的丫头,先是买来服侍庄家三少奶,后来三少   奶感激韦小宝的恩德,于是把她送了给他去服侍他,所以双儿说自己   “整个人都是他的。”     她对韦小宝不但一片忠心,而且一片真情,同时完全把自己的卑   微地位视作当然,不因他到处追求别的女子而有丝毫嫉妒。现实世界   有没有这种姑娘我不敢断言,但世上许多男子渴望有,而努力猎取他   们的女士们以为自己可以扮演,那则是绝对肯定的。     我非常不欣赏大男人爱小丫头的心理,但老实说,我也很喜欢双   儿,因为她的确是个可爱的姑娘。在《鹿鼎记》中,是双儿这个角色   使韦小宝变得比较可爱。     因为从“情”的角度看,《鹿鼎记》可说是令人颇感不是味道的   ,作者最刻意描写的是韦小宝与康熙之间的友情,但无论这段情谊有   多深厚,结果是康熙一拿出皇帝的身分来便烟消云散。韦小宝对师父   怕多于爱,对母亲甚少挂念,余下就是诸女,但小宝与诸女关系由头   到尾是闹剧,而且使人心寒,他为阿珂神魂颠倒,但阿珂最痛恨他;   他与建宁公主则是一边沉迷于性欲享受,一边心里鄙视。其他的,不   是他作弄人,就是人作弄他,独有与双儿,才是同甘共苦,彼此真正   关心喜爱,连皇帝也要买账,就是这点感情,使韦小宝比较可爱。   ──────────────────────────────             二:关于阿朱和乔峰   吴对阿朱的估计太单纯了,阿朱在天龙中的表现并不是外表所表现出来的少 女纯情,阿朱表现得非常成熟与手段。   这很大原因是阿朱喜欢扮演角色这个爱好必须对人物有仔细观察,而且要对 人物的内心感情进行猜测。在英雄会之前的阿朱是活泼、热情、调皮等少女特性 的,与乔峰相遇后的阿朱则是快乐、深情、理智、自重等成熟女性的特征了。阿 朱的这种转变是她演员天性的本能体现。   阿朱对乔峰深情,两人的关系发展中阿朱是用了相当的手段的。乔峰在天龙 中有神的气质,让他体现了人的特征就是因为阿朱的参与,而阿朱在表现她的角 色时非常称职,她与乔峰是平等的关系,并不是吴霭仪所想象的绿叶牡丹的陪衬 关系。一个例子就是她数次提醒乔峰她的地位并不只是慕容复的丫环这点,她是 明白地把自己放在与乔峰同地位的身份上的。   这个平等关系表现在两人间的互动关系上,阿朱崇敬乔峰,乔峰也受阿朱的 影响极深,并在很多情形下按阿朱的话去做。从乔峰开始要杀全家到后来只杀大 恶人一人,阿朱对赵钱孙等死亡时“他们罪不致死”的评论,都说明阿朱在二人 关系中是独立自主的,而且能影响乔峰。阿朱对死亡的选择也是她在权衡之后的 决策,她的死完成了乔峰从神到人后再回到神的历程。   这又说到了吴霭仪对萧峰角色的定位失误。“金庸写乔峰,用的手法很接近 西方浪漫主义,写的是一个跟命运搏斗的悲剧英雄,”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但是 把它归到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就错误了。莎士比亚的悲剧人物是写人间的悲剧人 物,写个人感情冲突的悲剧,是和当时社会的人文精神呼应的,而性格弱点是人 性的体现。萧峰的悲剧是类似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悲剧,这个悲剧的起源不是性格 上的缺陷,而是来自对命运和神的挑战。   与萧峰相近的是奥狄浦斯(港台译为伊底帕斯)的故事,为了让这个奥狄浦 斯的悲剧性加重,特别增加了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的谜语解答。这个情节就是为 了将奥狄浦斯英雄化,为他与命运争斗提供争斗的基础与资格,只有一位不是凡 人的神话英雄与命运抗争的悲剧才能体现命运的真正悲剧性。丐帮除叛、聚贤庄 群雄会这就是萧峰的斯芬克斯,这些描写与情节就是为了将人间英雄萧峰神话化。   复仇并不是萧峰追查的原因,对命运不屈服才是他对此认真追查的理由。萧 峰可以接受失败,却无法接受不明真相的失败。事件的真相、命运的真相对萧峰 而言是远远超过了复仇的成功与失败这些小节的。在阿朱死后,萧峰的殉情之心 一遇到阿朱之冤死这个可能性时,就马上烟消云散了。对萧峰而言,死亡不可怕, 可怕的是死亡没有意义。   对生命意义和命运意义的这种执着,导致了萧峰的悲剧。因为群雄会上死亡 意义的怀疑,萧峰追查大恶人导致阿朱的死亡;因为对阿朱死亡的意义的怀疑, 萧峰追查到大恶人是自己的父亲;因为辽国叛乱的死亡意义的不满足,萧峰成为 南院大王,萧峰最后关外的自尽选择终于完成了这个死亡的有意义。对神话性质 的英雄萧峰而言,生死是不放在心上的,然而生死的意义则是他最放在心上的。 命运的发展萧峰并不关心,但是对命运的抗争、自我体现的这个意义则是萧峰这 个英雄希腊式悲剧的起始与主题。   对萧峰这种精神的理解最深刻的是阿朱,阿朱知道自己的身份可以让萧峰放 过段正淳,然而代价则是萧峰自我的丧失,她知道放弃了命运的萧峰到了塞外将 是一个不快乐的萧峰。阿朱对萧峰深刻的理解和她对萧峰深深的爱情,使得阿朱 选择了她所预期的结局。因为她知道对萧峰来说,一个掌握了命运在痛苦中生活 的萧峰比一个屈从命运在后悔彷徨中生活的萧峰有意义。   *原评:   ──────────────────────────────   金庸小说的女子   作者:吴霭仪   第四节:温柔美丽                阿朱     阿朱也不是真正的丫头。“牡丹虽好,还须绿叶扶持”,乔峰是   牡丹,阿朱是绿叶,是衬托出乔峰英雄气概的小姑娘。     乔峰救阿朱事出偶然,为保护她赴聚贤庄,结果一场血战,是激   于义愤,也不是对这顽皮女郎有什么印象。到了后来,他变成孤身一   人,阿朱矢志跟随,伴着他千里奔波去寻访仇人下落,两人关系才转   向亲密。     不过,乔峰一直没有把阿朱看作服侍自己的丫头,很早便视她为   未过门的妻子,一早约定,一待大仇得报,两人便结伴到雁门关外放   牧。阿朱是乔峰一生人最失意孤单时的伴侣,不但处处慰解他,同时   也使出本领帮助他做到他想做的事。正如乔峰所说:“得妻如此,夫   复何求?”     可惜两人注定是悲剧命运,阴差阳错,阿朱“发现”了乔峰的杀   父之仇人是段正淳,然后又发现了段正淳是自己的生父,于是以她超   卓的易容之术,假扮了段正淳,让乔峰一掌打死。     阿朱为乔峰死,令人想起程灵素为胡斐死,但金庸功力又深了一   层,阿朱之死场面更加感人。论情理,阿朱是否非死不可,并非没有   疑问,程灵素甘于牺牲,主要是她为胡斐伤心绝望,根本不想活,但   阿朱却一心盼望伴乔峰到雁门关外放牧,而且她性情开朗活泼,与程   灵素的内向多愁迥然而异。不过,论效果,却是这样的结局更具悲剧   激情,使人印象深刻。     我觉得金庸写乔峰,用的手法很接近西方浪漫主义,写的是一个   跟命运搏斗的悲剧英雄,莎士比亚的悲剧英雄在完美中往往有一个终   于导致他们自毁的致命缺陷,哈姆雷特是优柔寡断,奥赛罗是嫉妒,   乔峰也是一样:他的致命缺陷是对复仇的坚定意志。这个缺陷使他毁   掉最心爱的人,也终于毁掉自己。     阿朱起初是燕子坞的一个无忧少女,以假扮别人开玩笑为乐,遇   上乔峰改变了她,使她从天真活泼变成温柔懂事,她的一生很短,而   她这绿叶一凋零,乔峰的牡丹也逐渐褪色了。   ────────────────────────────── (寄自美国) 【书话】∽∽∽∽∽∽∽∽∽∽∽∽∽∽∽∽∽∽∽∽∽∽∽∽∽∽∽∽∽∽∽ ◆              我的经典                ·方舟子·                  乃摒弃本业,而驰鹜古典。                           ──张居正   从中学的时候起,我就常常被误会为读过许多书,其实我最多不过只能算翻 过许多书罢了。我的读书习惯是随便抽出一本书来翻翻,偶尔被某句话或某件事 吸引住,就把目光停住看一会。就连鲁迅所说凡是要冒充读书读得多者必读的 《四库全书提要》,我也只是翻翻而已。交谈、作文时想起了曾经在某本书上读 过的某句话、某件事,说出来,也就往往让听者、读者误以为我读过那本书,而 其实我对那本书的所有知识可能也就是那句话、那件事。虽说从小就被教育“好 记性不如烂笔头”,我却也几乎不做读书笔记,需要照抄原文的时候,再凭记忆 去翻查,也往往能查到,而翻查的过程也相当于又把那本书“看”了一遍了。   以我这样的读书法,身边也就需要堆放一堆书供随时翻、查,等到床上地下 越堆越多的时候,既然没有女秘书来给我整理,也就只能亲自动手收拾,收拾时 又顺带把这些书翻翻。近日收拾时,翻出了杜小真译的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 翻开扉页,看到写着“我的经典”四字,已忘了是什么时候写上去的了。于是又 翻到最后,见写着“1988.4.3阅毕。1989.2.17重阅毕”。能 让我从头读到尾、而且边读边划线的书很少,一年之内重读两遍的书更是屈指可 数。出国时,因为担心行李超重,本打算一本书也不带,后来还是忍不住塞了几 本小册子,其中就有这一本。当时大概是计划到了美国后再重读一遍的,然而竟 没有。初到美国时在一家旧书店看到这本书的英译本,把它买回来,也只是翻了 一下,并未再细读。我与这本书的缘分,也就结束于1989年2月17日。   但在我的大学本科时代,与我最有缘分的书也就是这一本了。在我上大学之 前,早已把整个人生设计完毕,思想也已成熟,所以,那时候读书,已不是要找 引路的导师,而是在找知心的朋友。而使我对这个朋友一见如故的,却是它的开 头所引的古希腊诗人平达的两句诗:     哦,我的灵魂并不追求永恒的生命,     而是要穷尽可能的领域。   而全书所论证、抒情的,也都不出这两句。我早知道人生道路的结局只有一 个──鲁迅说是“坟”,而其实有时候是连“坟”也未必有的,而通往这个结局 的道路却可以有无数条。要让宿命的人生变得有趣,就尽可能地多走几条路;要 让荒谬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就不妨细细地体味每一过程的悲欢痛快,结局如何也 就无关紧要了。唐璜穷尽女人,演员穷尽角色,征服者穷尽土地,创作者穷尽艺 术,而一无所有的我们,至少可以以心灵穷尽世界,永不停息。当我无师自通地 想明白了这一切,突然看到有人在哲学上对此做洋洋洒洒的论证,让我从此在旅 途上可以把胸膛挺得更高,那种亲切,如遇故人。而加缪完成这本书的时候,也 不过二十九岁。   而我书中的爱人,则是我在高二那一年读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多 夫》。初中的时候,阅读的范围限于中国的经典。上了高中,突然觉得应该放眼 世界了。大部头的世界名著,除了卡夫卡、博尔赫斯、加缪、萨特、马尔科斯这 些较现代的作家的作品是在大学时才开始涉猎;经典的部分,象雨果、列夫·托 尔斯泰、屠格涅夫、陀斯妥耶夫斯基、巴尔扎克的作品,却都是在高中时候读完 的,以后也未再读。尤其是高三那年,由于要准备高考,上课基本上只是复习, 没有多少新内容可学,闲得很,也就成了我读闲书最多的一年,而其实也是我看 电影最多的一年,独自去看电影的习惯也就是在那时候养成的。然而所有的这些 名著、名片,却没有哪一部象《约翰·克利斯朵夫》那样给我的心灵如此深沉的 激动。那是我在书的世界所发生的刻骨铭心的初恋,事实上也是唯一的一次爱情。 在那个假期我日日与她为伴,共享了所有的喜怒哀乐,除此之外,似乎在整个假 期里未再做别的什么事了。如果能翻翻那时候的日记,一定很有意思,可惜都留 在了国内。当时的纪录其实并不重要。一个十六岁的少年从此带着“以不断的创 造征服不断的磨难”的信念,无悔地越过成年的门坎,去追求不息地扩张、更新 的生命,这就够了。从那以后我没有、也不必再去读这部书。   有时想想也觉得奇怪,于我最为有缘的两部外国作品,都是法国人写的,而 我偏偏不懂法文,也不知会因此未能偿到多少的原汁原味,想来总是一件很遗憾 的事。对英语作品,却从未能让我有那样深厚的感情,虽然反反复复读过不少达 尔文、罗素的著作,对他们,却只有对智者的敬畏。对于智者,无法为朋友、爱 人,而只能为老师了。但是,我书中的先生,在初一那年从家庭藏书中翻出了一 套年龄比我还大好几岁的《鲁迅选集》之日起,就已经注定了。从那时候起,我 的案头就总会有一、两册的鲁迅全集分册或作品集的单行本放着,不时地翻翻, 对我而言几乎就等于是休息。第一次上美国大学图书馆,借回来的也是几本鲁迅 作品集。与《西西弗的神话》、《约翰·克利斯朵夫》不过是一时因缘,而与 《鲁迅全集》的缘分则恐怕是要持续一生了。对这套中国百科全书式的巨著,在 初中、高中、大学时代和现在不同的时候读,总能有新的感受;在少年、青年、 中年和老年来读,滋味也不会相同,所以也就可以时时、不停地读下去。先生所 教给我的,并非人生观——我觉得人生观是应该靠自己去领悟的,无人可教── 而是更为实际的东西,教我为人,教我处世,教我作文,甚至也教我写诗。我对 现代诗歌的最初的感悟,就是在把《野草》反反复复读了无数遍、自然而然地记 住了其中的每一句话所以不必再读以后所得来的。   是那个老问题了:如果你被流放到一个孤岛,只允许你带一本书,你将带哪 一本?其实,在孤岛上,有蓝天碧海为伴,即使无书可读,也不要紧的。这个问 题,不妨改成:如果你被判单独监禁,只允许你带一本书,你将带哪一本?在十 年前大学校园人人自危的日子里,我是认真地考虑过这个问题的。这一本书,必 须可以景仰,可以钩沉;可以索隐,可以发挥;可以默诵,可以吟咏。每一个字 都可以发现一个故事,每一篇作品都可以写作一篇文章。既有无限丰富的内容, 又有无比精深的内涵。既平易近人如知心的好友,百读常新如永远的爱人,又超 凡入圣如旷世的良师。我的回答不假思索。我将带着一册《杜工部集》欣然赴命, 让这道“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光彩”(闻一多语)照亮漫漫 长夜。也许我很幸运地永远不必真正去面对这个选择,但总有一天,我终将退隐 到家乡的岛上,自我划地为牢,让一千四百首诗包围我。不在千家注杜中再加入 一家,那个在孩提时代从一副对联“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所发 现的美丽新世界在我的眼中就不会圆满。当我看够了世界,当我厌倦了流浪,回 归也就是无可改变的结局。我从哪里来,还到哪里去。   “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入小舟。”(杜甫《卜居》) 1999.3.21 (《西西弗的神话》,加缪著,杜小真译,三联书店,ISBN 7408012049) (《约翰·克利斯朵夫》,罗曼·罗兰著,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ISBN 7539603631)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ISBN 7020015247) (《杜诗详注》,杜甫著,仇兆鳌注,中华书局,ISBN 7101004857) (寄自美国) ◆            对我影响最大的十本书                 ·远山·   《幼苗集》(浩然著)   在我刚上小学不久,父亲带我去新华书店,踮着脚尖,隔着柜台,不知怎么 就对这本书一见钟情。后来的几年,我和妹妹几乎就将它翻烂。70年代初是艳 阳高照、金光四射的日子,《幼苗集》里却难得地有着温馨家常的气息。北方农 村淳朴、浑厚的田园风情曾让我久久向往。   《战地新歌》   我是把它当书籍看待的。在革命过剩,物质与艺术匮乏的年代,《战地新歌》 为我打开了一扇音乐的窗户,可惜基调太过宏大、空旷、粗疏。我至今没有一双 敏锐、多情善感的耳朵,伏笔在从前已经埋下。   《傅雷家书》(傅雷著)   傅雷对儿子的成长真用了精雕细琢之工,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傅雷在道德 操守、技艺精进方面一丝不苟的要求一定让今天陶醉在放任、嬉游空气中的一部 分人觉得迂阔、拘泥。不过,如果两个少年站在我面前,一个桀骜不逊,一个温 良严谨,我肯定欣赏后者。没办法,我的审美观在读《傅雷家书》时就定型了。   《宋词赏析》   对沈祖芬的迷恋曾一度使我很想当一个研究唐宋文学的学者,这当然已是依 稀旧梦。宋词的清丽轻倩由文笔和洞察词都玲珑剔透的沈祖芬来解读,真是相得 益彰。难得的是,沈本人也是名冠一时的词人。   《红楼梦》   有时候我不免设想,假如我独自被抛向孤岛,只能带一本书,那么,毫无疑 问是带《红楼梦》了。要论容量丰富、要论百读不厌,谁能超过她呢?这是一本 我读得最多的书,每次都有所发现。生命的趣味与无常,韶华的旖糜与短暂,爱 情的醇甜与无奈……风云、风月、风情、风土,真真是包罗万象。   《简·爱》(夏洛蒂·勃朗特著)   对古典爱情抱幻想的女学生说:谁不喜欢简·爱呢?记得读大学时,听说高 年级的一位女生要求他将来能当教授夫人。我们班上的女生一脸的不屑:她怎么 不要求自己成为教授呢?这就有点简·爱的味道了。   《野火集》(龙应台著)   我对龙应台一贯的喜欢是从《野火集》开始的。犀利、深刻、脱俗、大气, 没有一点小女人的偏狭和造作。这样的作家是男人和女人共同欣赏的。她的知识 结构和视野使得她的人生姿态率真、本色、富于勇气。我以为文人的入世,当以 此为最高境界。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米兰·昆德拉著)   昆德拉,来自东欧国家的背景使我们读他的小说有一种亲切感,仿佛是血缘 上的近亲。但昆德拉之于我的意义不止这点。以前一向以为,成长和成熟的过程 就是日益沉重与寻求解脱的过程,而每一次顿悟,都意味着卸去生命中不能承受 之重。昆德拉看似矛盾的一句“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犹如醍醐灌顶。重未必不 轻,轻未必不重。   《艺术哲学》(丹纳著)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时代三大因素?那 时丹纳在让我感到新鲜的同时向我强调了一种思维方式,他让人渐渐远离简单, 片面,孤立。他和译者傅雷一道用清朗俊逸的文字向我们证明理论不一定非是灰 色的。   《猎人日记》屠格涅夫著   我的俄罗斯情结是从这里开始的。白杨,桦树,雪原,骏马,泥土的清香。 屠格涅夫对大自然的感情里有着温柔细腻、可触可摸的质感。他把俄罗斯原野宁 静、浪漫、广阔的性格勾画得诗意盎然。浮躁紧张的世纪末呼啸着逼近我们。诗 化的自然和悠然的心境都日益逼近。《猎人日记》因此尤显珍贵。 (寄自中国大陆) ◆            二十世纪中文小说胡说                ·皇甫茹·   最近,《中华读书报》给了大家一个表现文学修养的好机会──请大家排二 十世纪文学经典。“蓝登书屋和美国的150家书商就分别评出了本世纪100 部最佳英语作品,引起国际广泛注目。但是,上述两种评选自有其局限性和片面 性,它们适应的是英美的国情,难以满足广大中国人民全面了解20世纪世界文 学风貌的要求。”大陆人排出的第一,想来总是鲁迅的《阿Q正传》。问题是, 毛泽东诗词会排到第几?:-)   其实蓝登书屋(Random House)评的只是小说,《中华读书报 》的编辑把它偷换成所有的文学作品了,给老毛开了道门缝。   说到本世纪中文小说,一本书一个人马上跳了出来。一本书是《阿Q正传》 ,读后见到男人就觉得象阿Q。一个人是张爱玲,读后见到女人,不是当白玫瑰 就是当红玫瑰:-)。第三本就要费点脑筋了,想来想去,非是《雷锋日记》不 可。虽说雷锋实有其人,《日记》却是小说,也确实令俺印象深刻。   再往下想就难了。《苦菜花》?记得这本书,是因为书里有个把强奸情节, 当时大姐不让俺看,觉得俺没到读这本书的年龄。结果当然是偷偷看完了。现在 只记得日本兵逼着一群农村妇女光着身子跳舞,乳头上挂着小铃铛。乳头上挂铃 铛跳舞,王小波经常提到的“维多利亚地下小说”里都没见过。作者的想象力, 佩服!我到现在也想不明白,这么多铃铛,日本兵从哪儿找来的?   说到革命历史小说,咱当年看过有一大把,有点印象的是二红一青(《红日 》、《红岩》和《青春之歌》)、《林海雪原》和《烈火金刚》。读了《烈火金 刚》,才知道小鬼子不好打,拼刺刀八路军不是他们的对手。读了《红日》,才 知道“蒋匪军”也有神气的时候,也撵过共军的鸭子。这两本书,感觉上比较真 实。《红岩》和《林海雪原》就带传奇色彩了,看了权当红色演义《封神榜》。   最没劲的是《青春之歌》,即使只是小学高年级的年龄,俺也本能地知道, 林道静这种革命女性娶不得,整一个装腔作势的败家精。作为反面教材,为俺确 立了恋爱时的一条硬规定:共产党员坚决不要。年纪轻轻的女孩子,赶着要入党 爱国,政治热情这么高,怎么可以做老婆?再漂亮也不行!池莉的小说《来来往 往》里的“难”主角,就是犯了这个错误,后面的日子就不好过。   文革时浩然大叔红极一时的《艳阳天》,翻了几页就想扔茅厕。那时已经读 过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了,浩然大叔就歇歇吧。不过,书里一个富农子弟写给女 主角焦淑红的情书,倒是很多同龄人求爱时的摹写范本。   文革后再读中文小说,上岁数了,要令俺印象深刻,已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和王安忆的《长恨歌》都不错,不过还是更喜欢王安忆。 咱如今向江老板学习,因为在上海工作过几年,自认是“上海人”,《长恨歌》 读来还是很亲切的。   还该提到的是金庸的武侠。不敢说都看过,因为翻纸的时候太多。象《笑傲 江湖》里的桃谷六仙,我是见到就翻他十几页。据倪匡说,金庸在修改时曾想删 去桃谷六仙,是他倪匡几乎要“跪下恳求”才保留下来的。不过金大侠的东西, 翻还是都翻过的。   九三年中文网刚成立时,大家经常在ACT谈金庸小说。我说《鹿鼎记》写 得最好,当时同意的人很少。这两年来,金庸卖掉了明报,各处走走,经常给个 演讲,难免要回答“你对自己哪一部作品最满意”的问题。他自己说是《鹿鼎记 》。因此现在《鹿鼎记》人气上升,称赞的人多起来了。   顺便向台湾和海外的文人道歉:少年时读不到你们的大作,奈何? (寄自huangfu_ru@yahoo.com) ◆            荆棘丛中的春风杨柳                ·亦 歌·   大概是七十年代初吧,村里有人说公社收购站在收购晒干了的荆刺根,八分 钱一斤。收购站要把这些刺根运到酒厂去酿一种叫“荆冈烧”的白酒。   老家山穷水恶,什么都缺,唯独不缺这荆棘,满山遍野都是,一茬一茬的, 平时走路一不小心,就会在胳膊上小腿上划出一条条血印来。听说这玩意儿还能 卖钱,村里人都乐歪了嘴,于是就全村出动去挖荆棘根。力气大些的,在手上缠 块厚麻布,用力一拉,就能将荆棘连根拔起,一块老姜样奇形怪状的荆棘根就露 出来了。我那时力气小,只得先用钩刀将荆棘砍倒了,再用镢头刨出底下的荆棘 根来。如此挖了两个星期左右,虽然手臂上伤痕累累,倒也积下了二十斤晒干的 荆棘根。某天一早起来,娘给煮了几个大红薯,又把荆棘根装进背篓放到我肩上 后,我就上了路。   从村里到收购站有十三里山路,我一路走一路歇,饿了啃红薯,渴了喝溪水, 等到两肩上勒出两道火辣辣的红印后,我终于来到了收购站。把背篓哐当一下卸 地下后,我就一屁股坐底下了。这时,过来了一个收购员,从我的背篓里拿出一 块荆棘根掰开了一看,便沉了脸对我说:   “娃子,这荆棘根晒得不够干哪,你得背回去晒干了再来。”   我一听这话,就象是天打五雷轰,“哇”地一声就嚎啕大哭起来,把那个收 购员愣住了。这时,又过来一个年长的收购员,问怎么回事,原先那收购员就如 此这般地说了一番,那年长的接过那块根看了一眼,又闻了一下,沉思了一会儿, 开口说道:   “这小娃子背了那么远的路来,也是可怜,依我看,就给他打掉两斤水份算 了,咱们在门口给他晒一晒。”   我一听这话,赶紧就说谢谢大爷。然后跟着那年长的去拿钱。看着那慈祥的 老者一五一十地数出一叠花花绿绿的票子,心里就“怦怦”跳,我从来也没有自 己赚过那么多的钱!一想起供销社里溜溜的百货,如今可以随我选了,心里跳得 更是厉害。紧紧地捏了这把票子后,我坐在收购站的大门外翻来又覆去地数了好 几遍后,这才把票子小心翼翼地放进夹袄袋里藏好了,用一只手摁住了口袋,朝 供销社走去。   早上出门时娘说过,若是得了钱,先去剃个头。我就先用一毛八分钱剃了个 头。路过饮食店时,看着那热气腾腾的肉包子上一眼一眼酱色的油汁,到底忍耐 不住,就花一毛钱二分钱买了两个。本来一毛就够了,因我没粮票,所以只好多 付了两分钱。两个肉包子一下肚,摸了摸胸口的钱袋还是厚厚的,就挺胸走进了 供销社。   文具柜,糖果柜一个个看过去,我最终还是在书柜前不动了。书柜的上层里 摆了许多连环画,下一格里摆了十几本长篇小说。我不知当初为什么一眼就看中 这本书了,也许是书名里的几个字我都认识的缘故吧,我就问售货员阿姨说这本 《春风杨柳》要多少钱。那阿姨拿出来看了一下说七毛八分钱。我在书柜前走了 又回头,足有三四趟,最终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还是决定买一本。付完钱后, 连翻都没敢翻一下,匆匆塞进怀里就往家赶,就象是突然间得了一宗横财的人, 得赶紧找个背人的地方数钱去。就这么急步赶到半山腰的歇脚处,我先去山涧仔 细洗了手,然后在路边的一块大石上坐下,小心翼翼地打开书读了几页。山风哗 哗地吹,我的手也在微微地抖,心里的紧张和激动,不亚于多年后和情人的第一 次约会,而书中散发出来的油墨的清香,至今仍余留肺腑。   回到家后,把剩下的四毛多分钱给了娘,又让她看了我买的书,娘倒是一点 都没责怪,还帮我找出一张报纸仔细用浆糊包了封面,又在上面写上了《春风杨 柳》这四个字,然后我又带着十足的稚气,一笔一画地在扉页上写上我的大名, 我终于有自己的财产了!   这本书读了有多少遍,我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是一个坏分子老中医和赤脚 医生斗智的故事!对这样一本书,按今天人的目光看来,自然是不屑一顾的,然 而在那时,它却帮助我完成了我的文学和人生启蒙。   这本书随我二十多年,虽几经搬家,却一直舍不得丢弃。毕竟,这是当年由 一个毛孩子用细弱的小手一点一点从荆棘丛中掏出来的,也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 意义。因而今天要我写书话,首先想到的,还是这本早已被人遗忘了的《春风杨 柳》。 (寄自美国) ◆              小子读书录                 ·泥·                 (一)   最近买了本杂志,因为里面有纪德的《从莫斯科归来》。但还没看,手边的 书太多。周末进城一气买了一堆,结果不能抱着它们逛街,苦不堪言。其中有本 大块头的《艺术发展史》──看官,我正在努力地附庸风雅──英国的E·H· 贡布里希写的。在欧洲,我想英国的绘画倒并不算太出色,昨天正好看到该书中 评说前拉斐尔画派中但丁·罗赛蒂,是这个派系中最有才华的,但是他们的画风 不免走进了自相矛盾的误区云云。   关于这本《艺术》使我想到的问题是:我不喜欢中古时期欧洲人的音乐或别 的艺术,雕塑殉葬品什么,离现代人太远了,那时的宗教音乐也不爱听。当然首 先应当声明的是我在这一切方面都谈不上有什么见解,完全是我自己不成格调的 胡思乱想。   另外,曾经有个评论说伟大的毕加索靠的是色情的狂热,但不知道为什么, 我总认为其作品一向色彩刺激,主题恶心的达利才是个色情狂。从我接触绘画始, 达利给了我深刻的视觉刺激。   不过说实话,《蒙娜丽莎》也许是见得太多了,以本人的驽钝,怎么也说不 上被感动。就象鲁迅,斗胆说一句,我并不是认为他不好,但一则可能天性与他 那样的“革命”气质不投合;二来,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我想他在国内已经被 当作教科书解析了无数回,真正轮到自己选择读书的时候读他的胃口已被败坏了!   茨威格的《玛丽·斯图娅特》和房龙的《宽容》都是三联的旧书,当时想买 的是另一个大概是英国人写的关于这个苏格兰女王的故事(因为被英女王推上断 头台而更闻名于世),据说关于她的传记本有很多。记得房龙地理中提到苏格兰 是大片的荒芜之地,苏格兰人比较闭塞、落后等等。房龙的书是用来“读”的, 并且通俗易懂。认真看过的茨威格的书还有就是《昨日的世界》,当时一口气看 罢,非常向往那样一个稳定和平的“昨日”欧洲。   玛丽·斯图娅特的名垂青史,应当是和她的死有关。但,全靠了茨威格的妙 笔生花,让我们感受一回16世纪欧洲的宫廷斗争,由此,也不禁对童贞女王伊 丽莎白产生了兴趣。   在三联书店,原版(外文)书居多,所以我一向待的时间短。上次,在那里 翻那些几百元的画册,一时觉得心痛。奢谈什么艺术!我们连看到复制品的机会 都微。   但这想法也没有维持太久,我是“这地面上的人”,艺术不艺术是一回事, 可毕竟面包最紧要。   在广州,我这个年纪的人娱乐就是运动,蹦迪。诚如《三联生活周刊》说的, 全世界的人都追求keep fit。而我执迷不悟地搞什么interesting。   我现在正在看上海译文出版社译的美国人写的一套三本《英国文学的伟大传 统》,不错不错!特别是莎士比亚,激动得我周末翻出《哈姆雷特》来坐在阳台 在太阳底下读了好一阵儿。还有兰姆那段──我老人家又忙不迭地去找《伊里亚 随笔选》,结果就在床边──都写得很好,推荐给大家。   以上都是一些琐碎的读书心得,聊博一笑。                (二)   美国人的小说,很少能真正引起过我的阅读兴趣,不过亨利·詹姆斯绝对是 个例外。他也是我心仪的,最具欧洲气质的美国作家,什么什么大师。他的作品 象出自英国人之手,这也难怪,他最终成了英国公民,那里有最适合他的水土和 人文环境。那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记得最后看的就是一个鬼故事,译者 说他的鬼故事是西方文坛一绝,信然。两个小孩,兄妹被死去的两个情孽纠缠的 男女吸引、控制,而叫他们的保姆和家庭教师毛骨悚然。两人表现得如此纯洁、 完美,背后却被邪恶的鬼魂所牵引,作者在处处渲染气氛,两只鬼魂那种隐秘的、 不可告人的吸引力。究竟有什么罪过他并没有清楚明白地写出来,是情欲?但他 写得极其隐晦,高明之处就在他那支拐弯抹角的妙笔。那个晚上,我一路被情节 抓住,穿过客厅上洗手间的时候,竟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   亨利·詹姆斯善于暗示人性中阴郁的一面,那本小说里,几乎所有的主人公 都是一死了之!我是由《贵妇人画像》而喜欢起他,他喜欢讨论新大陆无拘无束 的单纯、奔放的个性在古老的欧洲面前的不可调和性,这和他自己的身份太有关 了。说实话,我很羡慕他,他自己、他的父兄还有《贵妇人》中他笔下的人物都 因为继承了万贯家财而丝毫无需为生活俗事操心,艺术成为生命中的主流。   这让我想起了维及尼亚·伍尔芙和她所属的那个波西米亚的文学团体,生活 优裕,高高在上,文学艺术上颇有造诣,然而给人的印象是一群文化势利眼。在 《笔外断肠天》,还有对待那个圈子里林顿的爱人凯林顿的态度中,伍尔芙似乎 都在扮演一个不光彩的角色。E·M·福斯特和他们也是过从甚密。这又是一个 我所喜爱的作家,不同的阶级、民族如能沟通,天空也会发出笑声。这种沟通和 交流一直是福斯特笔下的主题。   含蓄、优雅,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我所喜爱的英式文风。 (寄自中国大陆) 【读书笔记】∽∽∽∽∽∽∽∽∽∽∽∽∽∽∽∽∽∽∽∽∽∽∽∽∽∽∽∽∽ ◆         肖毛购书志(98年1-6月部分)                ·肖 毛· ☆ 《地狱之花》,(日)永井荷风著,谭晶华、郭洁敏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年7月初版,定价:12.5元。购买日期:1998.1.12。   永井荷风,原名永井壮吉,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1879年 生于东京,父亲是个精通汉学的官吏。永井荷风早年受中西文化的教育,爱读日 中古典作品,1903年去美国留学,深受西方文化的熏陶。1916年开始隐 居,1959年去世。代表作有:小说《地狱之花》(1902)、《梅雨时节》, 随笔《江户艺术论》(1920)、《荷风随笔》(1933)。   老实说,对于日本小说,我一向不太喜欢,只除了夏目漱石写的小说。至于 川端康成等名家,我一向不屑一顾。大江健三郎的东西更是令人恶心。我想,永 井荷风的小说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之所以买这本书,大半是因为周作人《苦 茶随笔》中译的一段永井荷风的随笔实在优美极了。但又买不到永井荷风的随笔, 才以这本小说来充数。   《苦茶随笔》第8篇《东京散策记》中说:“永井荷风最初以小说得名,但 小说我是不大喜欢的,我读荷风的作品大抵都是散文笔记。”我翻了一下《地狱 之花》,感觉和周作人一样。为了证明这点,我抄一段同书第24篇《关于命运》 中引用的《江户艺术论》里的一段如下:   “……呜呼,我爱浮世绘。苦海十年为亲卖身的游女的绘姿使我泣,凭倚竹 窗茫然看着流水的艺妓姿态使我喜,卖宵夜面的纸灯寂寞地停留的河边的夜景使 我醉。雨夜啼月的杜鹃,阵雨中散落的秋天木叶,落花飘风的钟声,途中日暮的 山路的雪……凡是无常无望的,使人无端嗟叹此世只是一梦的,这样的一切东西, 于我都是可喜,于我都是可怀。”   我想说,如果没有周作人如此功力的译文,恐怕这段文字在我看来会平淡得 很。 ☆ 《昆虫的故事》,(法)法布耳著,黄亚治译,花城出版社1997年6月 初版,定价:9.6元。购买日期:1998.1.12。   法布耳(1823-1915)的作品,我知道的大概只有《昆虫记》。我 还记得初中语文课本从其中编选的《蝉》。那内容的新奇,文风的优雅,译笔的 精致,令我至今仍无法忘怀。只可惜不知是谁译的。从此,我便留意搜求《昆虫 记》这本书。但十余年来,杳无音信,令我十分挂念。一月十二日,偶然在《新 晚报》的“读书”专栏上看到《昆虫记》出版的消息,一时恍若梦中,便直奔南 岗的“精华书店”,果然找到这本小书。   欣欣然回到家,翻了一下才知这只是个选本,才十万字,而原书有一、二百 万字之多呢。据此书序云,本书是花了法布耳二十年时间写成,因为他“以昆虫 学家的科学态度来观察昆虫世界,用翔实资料介绍了昆虫生活”,所以此书无论 在科学界,在文学界都非常有名。但由于卷轶浩繁,译者只摘译了关于蝉、蟋蟀 等十种常见的昆虫的段落。为什么没有全本?这本书的序里解释说因为没人肯花 这么大的精力来译──如果我们的年轻翻译家们少打一圈麻将,能耐得住译书的 寂寞,是不是会将其全部译出?   我忽然想起周作人文章里也提到过《昆虫记》,那他读的是不是全本?翻开 1923年出版的《自己的园地》第23篇“法布耳《昆虫记》”,果然看到有 关的文字:“(此书)共有11册。看见的不过一点,但是已经尽够使我十分佩 服这科学的诗人了。法布耳书中所讲的是昆虫的生活,但我们读了却觉得比看那 些无聊的小说戏剧更有趣味,更有意义……(我)羡慕有这样好书看的别国的少 年,也希望中国有人来做这翻译编纂的事业,即使在现在的混乱秽恶之中。”可 惜七十多年后,我们的翻译家令知堂先生失望了,因为他们中的多数(决非全部) 既没有童心,又整天忙着赚钱,哪里有闲呢?   最末,让我引用此书《蝉》那章的一段话作结:   “……四年在地下干苦工,一个月在阳光下欢乐,这就是蝉的寿命。我们不 要责备成年的蝉狂热的高奏凯歌,因为他在黑暗中待了四年,披着皱巴巴的肮脏 外套,如今他突然穿上标致的服装,长着堪与百鸟媲美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 光下,微醉半醺,在这个世界里,他极其快乐。为了庆祝这得之不易而又这么短 暂的幸福,歌唱得再响亮也永远不足以表示他的欢愉啊!”   这段译文译笔虽然一般,也可以看出法布耳的风格来。总的来看,整个书译 得都很一般。不过,这本《昆虫的故事》里附了一些昆虫的插图,画得也算不错, 这倒算此书的一个优点。还有一家出版社最近也出了一个《昆虫记》的节译本, 不知译文质量如何。 ☆ 《纵浪大化集》,李文俊著,九州图书出版社1997年2月初版,定价: 12元。购买日期:1998.1.12。   此书为《译人视野》丛书的一种。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我国的翻译名家,内 容无非是跟翻译有关的随笔、逸事。丛书的装印、四封设计非常有特色,想不到 河北也会出这样装潢水准的图书。一般的书只有四封,这套书却多了“半封”, 它既起了书套的作用,又与封面相互映衬,别有种立体而又朴素的装饰美。不过, 丛书的大部分我不很喜欢,除了李文俊的这本,故惟购其一。   我对李文俊,可谓敬佩得很,他翻译的卡夫卡《变形记》,《喧哗与骚动》 等福克纳的所有著名长篇,都已被我搜罗殆尽。我非常喜爱他的译文,真可说到 了“信达雅”的高深境界,常人难望其项背的。不过,对他本人,我了解并不多。 看了此书的首页才知他原籍广州中山,1930年生于上海,1952年毕业于 复旦大学新闻系,1953年进入《译文》(即北京《世界文学》)杂志社工作, 1988-1993年任该刊主编。   这本书里,收了不少关于福克纳、卡夫卡、马克·吐温等作家的逸事、作品 分析、翻译心得。这正是我买此书的原因。另外,书里还附有钱锺书、金克木、 周作人、朱光潜等人的手迹,这格外地教我惊喜。而书里附印的数幅外国作品中 的插图、版画,更让我意外地满意。总之,我很高兴买了这么一本书,它是真正 的学者写的真正的随笔,不象余秋雨、周国平等所谓的名家随笔看了那么教人恶 心。 ☆ 《灯塔看守人》,(波兰)显克微支著,翁文达译,上海译文出版1997 年8月初版,定价:18.2元。购买日期:1998.1.23。   显氏以历史长篇名于世,著名的有长篇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此书我9 8年4月以十元之价购于书摊,觉价甚廉。是上海译文出版社78年第1版,上 下两册,原价2.55元)。然以吾管见,其短篇如《灯塔看守人》、《老仆人》 等更为卓越。但翁先生译笔之劣,教我难以想象。记得我在192(7?)年的 《小说月报》上读过鲁彦译的《老仆人》,深为其文打动。可看了翁文达译的这 本《灯塔看守人》里的首篇《老仆人》后,我大吃一惊。这就是曾感动过我的小 说?找来鲁译对照,才知责任不在显克微支。翁文达的翻译纯属“糟蹋艺术”。 如果谁想看显克微支的小说,千万不要买这本书,切记,切记! ☆ 《都兰趣话》,(法)巴尔扎克著,施康强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年12月初版,定价:15.8元。购买日期:1998.1.25。   若说外国文学中,我最讨厌的作家及其作品多数在哪个国家的话,我可以毫 不犹豫地说:俄国与法国。这两个国家里,我最受不了的作家太多了,如托尔斯 泰、福楼拜、雨果、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等等。不过,屠格涅夫的散文(决不是 他的小说!),邦达列夫的散文,波德莱尔的诗及散文,萨特、加谬的全部作品 我还是非常喜欢的。   为什么我讨厌他们的作品?简单地说,如果看完了(仅仅是如果)《复活》, 大概我会累死;而如果四大本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改成一本,我也不会觉得 缺了多少。也就是说,俄国与法国的多数小说,里面总有数不清的废话,而我不 想把有限的生命浪费到那上面去。   所以,我之所以买的这本《都兰趣话》,完全不是因为它是“用古 法语写的仿拉伯雷笔法的内容颇似《十日谈》的故事集”,而是因为书中收有大 量精致的、不次于《十日谈》中所附版画插图的插图。由于插图不能撕下来单卖 给我,才只好连那些文字一块买了下来。这是典型的“买椟还珠”,但我认为这 “椟”,实胜其“珠”太多了。 ☆ 《高尔斯华绥中短篇小说集》,(英)高尔斯华绥著,陈焘宇编选,上海译 文出版社1998年8月初版,定价:10.8元。购买日期:1998.2. 6。   这是译文出版社的《高尔斯华绥文集》系列的最新一本。高尔斯华绥(18 67-1933),是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代表作是长篇 三部曲《福尔赛世家》、《现代喜剧》、《尾声》,每部又包括三部,共九部。 可惜《现代喜剧》、《尾声》中有三部我一直没有买到,其余的我都有。至于他 的中短篇,过去只看过一个《苹果树》,所以这次能买到他的短篇集,很是高兴。 在二十世纪的后五十年里,高尔斯华绥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作家,犹为多数现代派 作家(如弗吉尼亚·伍尔夫)所不齿,这多半跟他固守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有关。 正因此,他一直以莫泊桑、屠格涅夫为楷模,他的小说风格──尤其短篇,有着 很深的法国小说的痕迹。而我喜欢高尔斯华绥的作品,却不是因为这点。当然, 我也同意现实主义已经走向没落,但作家用什么创作手法并没有关系,只要能很 好地表达主题。   这本小说集共收十五篇小说,内容有关于家庭琐事的(《善行》(1922 ),《讹诈》(1921)),描写人内心世界的(《良心》,《超凡入圣》), 人性剖析的(《勇气》,《囚犯》(1909),《在前的和在后的》,《品质》 ),关于反战的(《咬人的狗丧了命》,《宝石》、《战败》、《苦闷》),抒 写爱情悲欢的(《苹果树》,《德文郡》)。总的来说,高尔斯华绥的这些小说 虽然以现实主义为基调,但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了大量传统小说里没有的心理 分析描写手法。   本书的三个中篇里,《在前的和在后的》写得很糟糕。《苹果树》却写得回 肠荡气,其中有些既优美细腻,又散发出淡淡的伤感的抒写,读来让人分外感动。 《德文郡》的情节与《苹果树》大同小异,只不过采用了书信体。同样,作为爱 情象征的苹果树在《德文郡》里也一再出现。这种手法,叫我想起德国施托姆的 创作手法来。施托姆的《茵梦湖》中那可望不可即的睡莲,《双影人》中的忍冬 花等,不都是用有象征意味的什物来代表纯真的爱情吗?   关于战争的小说,这里收了很多,可除了《咬人的狗丧了命》还说得过去外, 其余的都很差劲。我想这是他本人没有亲历战争的缘故。   他其余的小说也不怎么样,只除了《囚犯》和《品质》这两篇。《品质》是 我看过的高尔斯华绥写得最动人的短篇小说!另一篇《囚犯》的立意有些象茨威 格1941年写的《象棋的故事》,只是《象棋的故事》写得更深刻、更有思想 性。也许,《象棋的故事》是在借鉴了这篇小说后,再加上茨威格本人的深刻体 会,才会显得更胜一筹的吧。 ☆ 《失控的陪审团》,(美)约·格里森姆著,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定 价:18.2元。购买日期:1998.2.24。   和约·格里森姆以前的作品一样,这也是一本“律师”小说。小说写了一个 女人因丈夫过度吸烟致死而准备起诉一家烟草公司。这家烟草公司重金聘请了名 律师基奇来辩护。基奇曾代理过55次烟草官司,都曾胜诉。不过,他靠的只是 各种卑鄙手段,这回也不例外。   开审前,他花费大量资金调查可能成为12人陪审团成员的所有候选人的资 料,千方百计想把能作出有利被告裁决的人弄进陪审团。他的阴谋也几乎得逞。 然而,庭审进行数日后,他发现陪审团中有一个叫尼可拉斯的男青年竟然控制了 陪审团,并派他的女友马莉要挟基奇:如果基奇能拿出一千万,就可以让烟草公 司胜诉。基奇于无奈之中同意了这个要求。没想到,最后尼可拉斯竟引导陪审团 作出判烟草公司付4.2亿赔偿的决定。基奇从此名声扫地,再也没人愿找他打 官司了。而尼可拉斯及其女友也杳无踪迹。不久,马莉找到基奇,将一千万归还, 并告诉他这么做的原因。原来,马莉的亲人就是因吸烟亡故的,所以她与尼可拉 斯一直在找机会抱复。那一千万,马莉用来倒卖烟草公司的股票,所赚的钱早已 超过本金……   这篇小说可说是约·格里森姆近年最好的作品之一,不读是非常遗憾的。如 果你喜欢读“律师”小说,约·格里森姆的作品更是你的唯一选择。为什么约· 格里森姆的“律师”小说写得这么棒?看一下他的简历即知:1955年生于阿 肯色州的琼斯伯勒,其父为建筑工人。1981年任律师。1983年进入密西 西比议会。1990年辞职,开始搞创作。作品的畅销使他关闭了自己的律师事 务所,开始专职创作。正因为他有着丰富的经验,才能把小说写得那么好。当然 这只是原因之一。   译林出版社近年来几乎出版了他的全部作品。如果有谁感兴趣,可以找来一 看,这里我把名单列在下面:   1992年:《陷阱》(他的首部,也是最差的作品)、《鹈鹕案件》   1993年:《终极证人》   1995年:《毒气室》、《超级说客》   1996年:《失控的陪审团》   1997年:《合伙人》(载于98年第2期《译林》,写得非常过瘾) ☆ 《铁皮鼓》,(西德)君特·格拉斯著,胡其鼎译,漓江出版社1998年 1月第1版,定价:22元。   此书作者,是当代世界文坛上颇有名气的西德作家,1927年生于但泽 (今波兰格但斯克)。是西德著名的小说家、诗人、剧作家、画家。他最有名的 小说有但泽三部曲《铁皮鼓》、《猫与鼠》(1961)、《狗年月》(196 3)。   这本书的内容很奇特,描写了一个侏儒奥斯卡·马策拉特的坎坷经历。他生 来鸡胸驼背,其貌不扬,却有着能喊碎玻璃的特异功能。别人认为他有精神病, 把他关进医院。他只好终日与铁皮鼓为伴。此书是以1899-1953年间德 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为背景的。书中第二部分专门描写的1933年希特勒任总理 后纳粹在但泽抬头,大肆迫害犹太人的内容,曾引起很大反响。有人评价这本书 时说:“这是本以畸形观察反映畸形时代的书。”的确如此。读这本书,总会让 人联想起卡夫卡的《变形记》来。这本书还被改编为电影,并曾获奥斯卡最佳外 语片奖。   对德语小说,我特别偏爱。无论是以抒情见长的赫尔曼·黑塞、施托姆,还 是以批判现实著称的托马斯·曼、莱茵里希·伯尔,或是充满现代派气息的卡夫 卡,都曾感动过我。我想,这本书大概也会名副其实的。印象中,人民文学出版 社80年代曾出过此书,只是当时印数少我又没有钱买,只得作罢。故月前在南 岗书店再遇此书时,我的心情可以用大喜过望来形容。 ☆ 《灯下集》,吴晗著,三联出版社60年8月初版,79年3月第6次印刷, 定价:0.56元。   吴晗这个名字,熟悉《三家村札记》的人一定不会陌生,他曾担任过北京副 市长,学术委员。他的专长也是搞历史研究的。所以这本集子里收的全是历史随 笔。用吴晗在序里的话来说,这个集子里写的是关于“打仗,服装,三国戏”的 随笔。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凌宇在《沈从文传》中记载的一个小故事:有一次, 吴晗去北京历史博物馆参观,那里的研究员沈从文见了他,便悄悄避开。事后, 领导指责沈从文的失礼,沈从文却说:“我见他,鞠躬如也;他见我,也是鞠躬 如也。”原来,吴晗根本不懂什么考古知识。这点沈从文最清楚,因为他是吴晗 的老师。为避免尴尬,沈从文又怎能不躲?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沈从文文革时遭 到郭沫若等人怎样的冷嘲,现在终于有了该有的地位。   这本书是我在地摊上以三元钱买来的旧书,不过里面很新,我很满意。 ☆ 《关于鲁迅》,止庵编,新疆人民出版社97年3月首版,98年1月第2 版,定价:24.8元。   周作人那不温不火的文风,信手拈来的洒脱,底蕴厚实的思想,在他的早期 散文里已经展现得淋漓尽致。只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他的回忆文章也会这么出色 ──这在《知堂回想录》里已见端倪。而从这本《关于鲁迅》中,我惊喜地发现, 里面的文字还是我所熟稔的风格。有必要说明的是,这个题目是编者止庵自加的, 里面的文字其实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集子:《鲁迅的故家》(1953年出版)、 《鲁迅小说里的人物》(1954年出版)、《鲁迅的青年时代》(1957年 5月第1版,定价0.42元。我年内从地摊上曾觅到)。   正所谓文如其人,周作人的文字还是满足于书写心中认定的事实而不管别人 如何说。大有清末诗人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的精神。当时的鲁迅,早已被套 上了神圣的光环,蒙受了“神”而非人的待遇。但周作人笔下的鲁迅却是个真正 的人。另外,由于两人的关系,周作人掌握的资料之多之准是别人难以企及的, 所以我们可以从他的书中看到活生生的鲁迅。还有,周作人以自己的体会分析了 鲁迅作品中的掌故及优劣处。如他指出,《药》中关于有人在夏榆坟上献花环的 描写只是鲁迅的艺术夸张。按绍兴当地习惯,没有向死者坟上献花环的风俗。还 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些记忆错误,比如百草园中根本没有鲁迅念念 不忘的“覆盆子”等等。当然,周作人笔下的鲁迅是有所保留的,因日本妻子信 子而与鲁迅“兄弟失和”后有关鲁迅的事他丝毫未提,不过这也更合他“知之为 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知堂观。   另外想说的是,一般人关于鲁迅的传记、回忆录,坊间出版甚多,我也没有 看过。不过据曹聚仁《文坛五十年》中所说,大多乱七八糟。前几年北京十月文 艺出版社出过一本厚厚的林志浩编的《鲁迅传》,也没什么新意。鲁迅亲人写的 回忆录,除了许广平、周海婴等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鲁迅三弟周建人的《鲁迅 故家的败落》(87年7月湖南文艺版)。其中也有些东西可看。说到这里,我 想起钱理群编的《周作人传》中记载的一端经历:建国后,周作人与周建人只见 过一面,而周建人对周作人只有憎恨。那以后,不管周作人的生活多么艰难,他 也从未帮过忙。   关于周作人的传记,目前多了起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钱理群编的 《周作人传》最好,上海原《书城》的主编倪墨焱编的还差强人意,其余的都不 值一提。   关于周作人,我想要说的还很多,一时难以尽述,就此打住。此时,我忽然 想起周作人60岁生日那天写下的自寿诗中的末两句:“低头只顾贪玩耍,忘却 斜阳上土堆”,感触万千。 ☆ 《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著,中华书局1959年2月初版,199 7年11月再印,定价:16.5元。购买日期:1998.5.24。   陶宗仪的故事,在中学时就听说过。他的《南村辍耕录》,亦有耳闻,知道 是本史料笔记,却一直无缘得见。   陶宗仪,字九成,号南村,元末明初浙江黄岩人,定居于松江。此书的成书 经历,据书前原序云:“……家于松南,作劳之暇,每以笔墨自随,时时辍耕, 休于树阴,抱膝而叹,鼓腹而歌,遇事肯綮,摘叶书之,如是者十载,萃而录之, 合三十卷,题曰:《南村辍耕录》。”   可知陶宗仪虽不是个勤快的农人,却是个笔耕不辍的学者。那么,他耗时十 载著成的这本书里都有哪些内容?我初步分了一下类,大概有这几方面:(元代 的)历史、社会掌故、典章、文物稽古、戏剧、书画、诗话、医药、地理、方志、 志怪、经传或俗语释词、碑帖篆刻、异族民俗、科技等等,数不胜数!这哪里是 简单的史料笔记,简直是元朝的“清明上河图”,是元代的大百科全书!   最后,只想再提两点:一是《南村辍耕录》中有大量志怪之作,没什么意思; 二是他还著有《说郛》100卷,今已佚30卷,由汉魏至宋元的600种笔记 小说汇编而成,估计能很好,可惜我没见着。 ☆ 《骗局》,(美)迈克尔·弗瑞尔著,杨晓荣、李霞、于群译,译林出版社 1997年12月初版,定价:19.5元。购买日期:1998.6.20。   在这世上,我们总要爱一些人,但我们所爱的人未必有多么伟大;同样,我 们也会讨厌甚至痛恨一些人,但我们所恨的人或许并不卑微。因为每个人都有其 两面性,我们的了解往往只是片面的--就是说,人性从来就不是唯一的,一个 人可能同时是魔鬼与圣灵的统一体,却不可能永远是魔鬼或是圣灵。只不过,我 们在所爱的人身上看到的圣灵的影子要深一些,在所恨的人身上看到的只是其作 为魔鬼的那一部分,所以我们的爱与恨在别人看来未必有道理--而我们又不能 象罗马神话中的JANUS那样,有两副可以同时前瞻后顾的面孔与大脑,因此 我们的判断必然存在着片面性,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也正鉴于此,我们才常常悲 叹人性的复杂。   以上就是我读了《骗局》后产生的感受之一。读这本小说前,你能够想象出 有这样一种人,能一手提着画笔,在画布上创作着或许可以名世的作品;另一手 却同时握着手枪,无情地射向敌人吗?你更想象不到还会有一边朝朋友射出卑鄙 的子弹,一边从眼里滚出大颗大颗真正痛苦的泪水的人吧。以上这两种人,不过 是这部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形象而已。在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通俗小说中,主要人 物虽不多,却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复杂的灵魂、迥异的人性,残酷的现实与各色 的欲望。不要说在通俗小说里,就是所谓的严肃小说里能够发掘出如此深刻主题 的作品也不多见。   而它紧张的情节又确是优秀通俗小说所独有的。掩上书卷,你依然可以听到 不绝如缕的枪声,看到那些鲜血。是谁造成这种残酷的现实,改变了我们最初的 理想?是社会本身,更是每个人自己。   总的来说,这部小说从情节到主题都十分优秀。不过,小说还有另外一个特 色,就是文笔幽默含蓄,心理描写细腻优美、情景交融,这是一般通俗小说中没 有的。 (寄自中国大陆) ◆             从奖项看科幻               ·老东邪·              〔0〕 引言   俺个人的感觉,英文科幻小说浩如烟海,不是人力可以穷尽的。不可能全看, 就只能挑着看。那么挑哪些看呢?简单的办法,就是挑人家说好看的来看。:) 比较可靠的依据,自然是科幻界的那几个每年一次的大奖,尤其是雨果奖(Hugo Award)和星云奖(Nebula Award)。能得这些奖的小说,甚至不需最终得奖, 只要能入围(Nomination List),就可以算是当年得到最广泛承认的作品了。   雨果奖从1953年开始评选,星云奖从1965年开始,这几十年来的优 秀科幻作品,基本上都被这两项奖一网打尽了。俺刚开始猛读英文科幻的时候, 就是抱着这两项奖的历年获奖或提名名单,登录到图书馆查寻系统里头按图索骥 的。   美国科幻界群星璀灿,大师如云,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数年,这些 个获奖提名名单反复看得多了,竟也看出了些规律,看出了些风云际会的故事。       〔1〕 沃尔森·史各特·卡尔德(Orson Scott Card)   卡尔德写的《恩德的游戏》(Ender's Game)曾一举勇夺1985年的星云 奖和1986年的雨果奖。能够以一部小说同摄两个大奖,对科幻作家来说是一 件风光无限的事情,说明那一年之内这部小说真正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彻彻底底 地压倒了群雄。   更为难得的是,紧接《恩德的游戏》之后的续集《死者代言人》(Speaker for the Dead)再夺1986年星云奖和1987年雨果奖。   这份风光,纵非绝后,也已是空前了。   在这两个奖的历史上,同一部作品同时得到两个奖的情况比比皆是,同一个 系列的几部作品在靠近的几年里连夺雨果奖或星云奖的情况也并不罕见,但同一 个系列连续独霸两个宝座,却是绝无仅有的。   单凭这一点,卡尔德此生也应无憾了。   而《恩德的游戏》和弗兰克·赫伯(Frank Herbert)写的《沙丘》(Dune), 在科幻小说中并列为俺的最爱。       〔2〕 金·史丹利·罗宾逊(Kim Stanley Robinson)   以火星为题材或背景的科幻小说不计其数,最著名的两个系列,则是早年大 家还在幻想火星上有大量智慧生命时雷·布拉德伯里(Ray Bradbury)的《火星 纪事》(Mars Chronicles),和九十年代大家都已熟知火星不适于我们所能理 解的生命居住时罗宾逊写的《红火星》(Red Mars)、《绿火星》(Green Mars) 和《蓝火星》(Blue Mars)。   事实上罗宾逊这一系列三部长篇是从他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中篇《绿火星》 扩写来的。1986年这篇《绿火星》入围雨果奖,可惜未能夺冠。几年后他卷 土重来,第一部《红火星》获1993年星云奖,第二部《绿火星》获1994 年雨果奖,第三部《蓝火星》再获1997年雨果奖,一时风头大盛,几乎并世 无两。   这一套具体描绘人类将如何改造火星的史诗性巨著,确实足可列为硬科幻的 里程碑之一。可惜罗宾逊的小说因穿插大量写景而显得节奏缓慢,故事松散,无 法让所有人都口服心服,在其他几位大家大作的四面夹击下,这三部没有一部能 同时得上两个奖。     〔3〕 路易丝·麦克马斯特·布爵(Lois McMaster Bujold)   如果说八十年代是卡尔德的年代,那么九十年代就是罗宾逊和布爵的年代。   从时光之轮转入九十年代,布爵的弗尔科西根(Vorkosigan)系列就开始连 战连捷,《弗尔游戏》(The Vor Game)获1991年雨果奖,《巴拉亚》( Barrayar)获1992年雨果奖,《镜舞》(Mirror Dance)获1995年雨果 奖。   说也奇怪,这都是雨果奖这头的成就,星云奖那头布爵的这个系列连半个奖 都没捞到;倒是她以前写的《自由坠落》(Falling Free)得过1988年的星 云奖,但那并不是这个系列里的故事。   也许得奖这件事有一种惯性,一个系列的一部得了一个奖,下一部只要到了 一定水准,由同一群人来评奖的话,便也大有可能把下一部推到同一个奖上去。       〔4〕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Robert Silverberg)   从奖项的角度来看,西尔弗伯格是一位极其悲壮的人物。历届星云奖和雨果 奖,他入围长篇奖的次数比谁都多得多,甚至老是有一年之内两部小说同时入围 的情形,但是迄今为止,囊中仅有一个1971年的星云奖(《变化的时代》 (A Time of Changes))。   这也许部分应归罪于他小说写得太快吧,一年之内两部小说同时入围,自己 和自己争,分散了选票。   西尔弗伯格现任《阿西莫夫科幻小说》(Asimov's Science Fiction)杂志 主编,也许是忙于编务,已经很久没有写长篇了。另一个不写的可能原因是,已 经有了心理障碍,不敢再写了。:)   实际上有人统计过,西尔弗伯格迄今为止在各类科幻奖中获得的提名有500 多个,这项指标上是遥遥领先,无人可以望其项背了。         〔5〕 艾萨克·阿西莫夫(Issac Asimov)   不用俺多嘴,看科幻的人哪个不知道阿西莫夫。实际上科幻写到阿西莫夫这 个层次,早已不靠这些奖项来贴金了。   阿西莫夫早年的机器人系列和《基地》(Foundation)系列在科幻界影响至 深至远。尤其是基地系列,不说故事本身,单是一个“银河帝国”的构想,就为 后来无数科幻作品提供了辉煌壮丽的舞台。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从《沙丘》到 《星球大战》,都可以看作是“银河帝国”某个时代某个角落的故事。   基地三部曲(《基地》,《基地和帝国》(Foundation and Empire)和《 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的最初单行本分别出版于1951,19 52和1953年。雨果奖是从1953年开始颁奖的,那时却没有阿西莫夫的 份,直到十年后,1966年的雨果奖评出一个特别奖项,叫做“历来最佳系列 小说”(Best All-time Novel Series),基地三部曲这才众望所归地拿到了这 顶空前绝后的桂冠。   1982年,阿西莫夫迫于出版商的压力,在中断三十多年后又写了一本基 地小说《基地边缘》(Foundation's Edge)。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金庸封笔这 么多年后要是突然又写了一部武侠小说,那该是怎样的一种轰动。当时阿西莫夫 造成的就是这样的轰动,科幻迷们在意外的狂喜之中一举将这本书抬上了198 3年的雨果奖宝座,成为科幻史上又一佳话。   更神奇的是,1996年的雨果奖又设立一类特别奖项,叫做“雨果回顾奖” (Retrospective Hugos),评的是1953年雨果奖设立之前的优秀科幻小说, 长篇奖的得主,正是基地系列第二部《基地和帝国》中的主要部分《骡子》(The Mule,1946)。   一个系列,获得的爱戴,得到的雨果奖前后时间跨度(1946-1983) 如此之大,科幻界之传奇,无出其右者。 (寄自美国) ◆           读《三国演义》之失街亭                ·笨 狸·   在《三国演义》中,孔明有被美化的嫌疑,变得不大真实,“多智而近妖” (鲁迅语)。但是,小说中还是极力从一个理想的管理人员的角度来描述他。那 么,我们不妨抛开历史的真伪,纯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待小说中的孔明,书中对 孔明成功之处的着墨实在太多,所以在这里决定只从孔明的一次著名的失败── 失街亭中来看到孔明的不足之处,从而给今天那些因成功而趾高气扬的管理人员 敲敲警钟,毕竟美玉微瑕,人无完人。   失街亭是孔明同志最惨痛的失败,但让可怜的马谡在此事件中负上全部责任 确实冤枉。其实,当一次大规模的集体行动失败时,策划者和执行者都应各负一 半的责任。有人会为孔明辩论说:是马谡没有按照孔明的策划行动才导致失败的。 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但是,如果马谡按照孔明的策划而行的结果就一定是胜利 么?历史无法重复,自然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 对守街亭的整个过程加以分析,从而推断出结果。   1:能否指派马谡担任守街亭的领导?   我们先来考察马谡的能力结构。在专业能力方面,马谡主攻谋略学,是一个 难得的参谋人员,但在独立带兵出战方面没有实际经验,只做过幕后策划的协助 工作;在人事管理能力方面本来还算是不错的,不过因为缺乏独立带兵的作战经 历,决定了他在军中并没有能够让士兵绝对服从以至崇拜的基础,说明在危急的 时候马谡无法以个人魅力稳定军心;他不听王平的再三劝告,说明他不是一个能 虚心接纳他人意见的好领导;他自动请缨守街亭,并且流露出对司马懿的轻视, 证明他既不知己,也不知彼,实在不能说是一个能独当一面的管理人员。所以, 作为守街亭这样关键的任务,马谡是无法胜任的,一个人的才能有限,本来也怪 不得他,但可惜的是他得到领导的错爱。真正的错爱!虽然书中再三强调了孔明 的不放心,又派了王平做副将。但是难道孔明不懂“疑人勿用,用人勿疑”的道 理么?!如果反过来让王平做全权领导,马谡为随军参谋这样的组合可能更适合 本次任务。就这一点上,孔明犯了最大的错误:用人不当!与知人善任的要求相 差甚远。   领导班子的结构组合是非常重要的,同是三国时的曹操,就有一次著名的人 事组合策划:公元215年,曹操攻张鲁,命令张辽、李典、乐进守合肥,对于 这三位著名将领,曹操是这样组合的:“若孙权至,张、李二将军出战,乐将军 守城。”后孙权率十万大军到,合肥曹军只有七千余人,形势很危急,张辽、李 典遵照曹操分工,乘吴军立足未稳,选八百勇士突袭吴军,大挫吴军士气,而同 时激励了己方的士气,吴军在锐气大挫后围城十多天,终无法攻下合肥,只好撤 退。后来孙盛评论道:“至于合肥之守,悬弱无援,责任勇者,则好战生患;责 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众者必怀贪惰;我以致命之师,去贪惰之卒。 其势必胜。”张、李、乐三人性格各异,但曹操看到他们互补之处,所以组合了 这样一个成功的领导班子。正应了西方的一句名言:“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绵羊, 能战胜一头绵羊领导的一群狮子。”决策者在应急时的人事安排是最能看出决策 人员的综合能力的,因为首先必须全面了解事件,分析事件的轻重缓急,然后挑 出适合的执行人进行组合。在街亭之战中,孔明对街亭的重要性说得很清楚,而 且也知道“此地奈无城郭,又无险阻,守之极难。”不过,偏偏就在最重要的人 事安排上犯了大错。他派出的这个马谡,最会用人的刘备以前已经给予下过评语 的了。这是在三国演义中所能看到的孔明所犯最大的错误。   2:街亭能不能守?   二万五千兵能不能在一个“无城郭,又无险阻”的地方抵御二十万的大军? 而且在缺乏一个张飞式的猛将的情况下。我想,可能只有让孔明提前将空城计摆 在街亭,才有希望使司马大军望而却步。是的,我认为就是马谡听孔明的安排将 队伍挡在要道,一比十的力量对比又要叫马谡如何面对一次又一次无情的冲锋? 只怕三次猛烈的冲击之后蜀军就得崩溃。所以,马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也不 乏可取之处,只不过忘了准备一些食用水和防火措施而已。反正以马谡的能力来 说,街亭是无法守的,最大的要求只有尽力拖住司马而已。   在这一点上,孔明明显是下了错误的决策。所谓决策,是在可以互相代替的 两个以上的方案中进行选择,对于司马取街亭的反应,孔明并没有考虑其他可能 性,只有一个方案──守。其实,还有一个方案就是──退。因为孟达事败,所 有原来的计划都可能应该重新考虑了。如果孔明能够先考虑到无法守街亭的情况, 也许就不用冒着心脏病发作的危险设下空城计。大概是因为孟达事败这个消息对 孔明造成极大的刺激,才使得孔明的应变能力大大下降吧。下面我们用最简单的 决策树的方式来比较一下守与退这两个可能性。        ┌─A1:守得住(最大利益)      ┌守┤      │ └─B1:守不住(最大损失)      │ 街亭之战─┤      │            ┌─A2-1:成功牵制住司马大军      │ ┌─A2:发疑兵试探─┤      └退┤          └─A2-2:失败,后方成功撤退        └─B2:立即退兵   从上面的决策树上看,在当时情况下的最佳的决策应该选A2,即后方作出 退兵的准备,前方派魏延去跟司马打游击。这样成可攻,败可退。而守街亭冒的 风险太大,本不该是“平生谨慎,不曾弄险”的孔明所做出来的决策,所以后来 貌似潇洒实则狼狈的空城计能够出笼也就不足为奇,早有伏笔了。   3:街亭之战有没有一个整体构思?   街亭之战对于孔明这一次的伐魏大计有关键性的意义,那么从整个战役来说, 孔明本来应该投入全部的精力和其可动用的力量来打这一场战争才对。但是在具 体的战术安排上孔明却好像并没有把它当一回事,除了恶毒地逼马谡立下全家操 斩的军令状外。   一直以来,孔明对魏延就有一种偏见,只因为魏延脑后的几根骨头长得有点 奇怪,总不肯重用这个智勇双全的人才,这一点连刘备也觉得奇怪和无可奈何。 (其实,我觉得在知人善任方面,刘备可说比孔明更胜一筹。)就只因为偏见, 在街亭这样重要的战役里,魏延无法起到其作用。唯一的用途只是把马谡救回来 斩首而已。做为一个不被授权得知前方作战信息的接应者,又能决定什么呢?等 到魏延必须出阵时,街亭肯定是失守了的。那时司马懿已经夺了街亭,军心振奋, 反客为主,任何人都绝对无法再去把街亭夺过来。在当时蜀国大将里,如果一定 要找出能够守街亭的领导,只有赵云、姜维和魏延其中之一能担此任。可是孔明 没有半点整体战争的协调概念,忽视了这场局部战役的重要性,人事安排上更是 匆忙得一塌糊涂。把魏延一个勇将先锋安排在接应的位置上等着救人,又分了一 万兵马给一个草包高翔去替魏兵打扫柳城,而在最前线的,居然只是两个没有单 挑能力,凑在一起还要吵吵闹闹的中级干部。真是莫名其妙。然后也不考虑街亭 可能失守的情况就让姜维兵出斜谷,“啊!魏国的首都已在眼前,蜀国一统天下 了”。孔明好像忘了孟达已经失事,还在一相情愿地照原来的计划行动,这种缺 乏整体应变的部署,注定了街亭的失败。要知道,来取街亭的,可不是别人,就 是老对头司马懿啊。我想不通为什么孔明一边在言语上十分重视街亭,但在战术 安排上却会如此马虎。   管理实践证明,有效的管理需要全体人员的积极配合,协同行动和通力合作, 一个好的管理人员,在处理事务时必须要有整体概念,如何合理调配人员、分配 资源、分工协作,都必须分析出尽量多的可能性而后决策。如果象孔明这样在战 略上重视敌人,在战术上忽视敌人,人员配置不合理,人员协作关系没有理清, 街亭又如何能够守住?   孔明一生,从没有犯过象街亭之战这样的错误,为什么会在如此关键的战役 中犯错不是本文所想表达的内容,对街亭之战的探讨,只不过是借古鉴今而已。 在三国时代,孔明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管理者,但无疑,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如果 不处处小心谨慎,冷静应变,也很容易就会犯下无法挽救的错误。 97-5-25 (寄自中国大陆) ◆            读《红楼梦》札记一束                 ·应帆· ◇              心事终虚化                  一   宝黛爱情悲剧可以说是“红楼梦”的一根主线,串起了各方面的人物和事件, 而这至少也是红楼梦格外耐读的主要因素之一(我读红楼至黛玉死,读三国至孔 明死,再不想读余文,但愿不是极端化的个人喜好)。红楼一书在第五回贾宝玉 神游太虚就隐含了诸人命运,其中一曲“枉凝眉”则预示了黛玉和宝玉的爱情悲 剧: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   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   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   流到夏!   一句“心事终虚化”把这结局道得明明白白(有人云这里指的乃是钗黛合一, 更有认为这是指宝玉和香菱之间的一段情事,因香菱才是“阆苑仙葩”云云)。 但在原著的前八十回中,曾有多处有关宝玉和林妹妹可能佳偶玉成的说法,例如 以下几处:   凤姐儿拿林妹妹打趣,那是她送了林茶叶后又托林办事,林说嘴,凤姐便向 宝玉努嘴道“哪一样配不上你”,“既吃了我们的茶,为什么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等语;   宝钗也曾拿林妹妹开玩笑,那是当林听说宝玉被贾政毒打终于神智清醒后, 忍不住念了一声佛,宝姐姐便道佛祖也太忙了,诸多事情之外还要管林姑娘的婚 姻大事;   兴儿向新二奶奶尤二姐介绍荣府情况时,曾对府中诸人有过一番论述,最后 述及宝玉及其婚事,开过尤三姐的玩笑后,兴儿说“早就定了的”,“肯定是林 姑娘了”,“只是年纪都还小,老太太不便就说”等等;   薛姨妈爱语慰痴颦,所谓的爱语便有婚姻之说,先是说有情人都有一根红线 牵着呢,后来就说起宝玉和林妹妹的成双成对,惹得紫鹃忙催姨妈“何不就与老 太太说去”,白惹了一顿嘲笑;后来宝钗派来给林送燕窝的老仆看了林半天,冒 出一句“怪不得我们太太常说林姑娘和宝二爷是一对”的话来,可以为薛姨妈的 话作佐证。   这几个拿宝玉和林妹妹的婚姻或打趣或说嘴或安慰的人身份各异,和宝玉宝 钗林妹妹的关系很微妙,然而他们在心里都不约而同地将林作为了宝玉的未来妻 子,可以说含意颇深。   可惜最终林妹妹仍然无法和宝玉共结连理,也许这应当是曲中唱的“为何心 事总虚化”的缘由吧。                  二   凤姐儿那样说,一方面暗示了贾母等平时可能的对宝玉林妹妹婚事的议论, 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她作为贾母和王夫人的得力助手,完全可能在宝玉择谁为偶方 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宝钗打趣,一方面可能潜意识中觉得自己无法和林相比,另外也正好借此 堵住他人可能对自己与宝玉关系的猜测,尤以消除林的怀疑和嫉妒心理为要。   兴儿向新二奶奶讨好,自然竭尽所能倾倒他所知道的一切有关府内的新闻, 而他的话则代表了众多贾府仆人对这一婚姻关系的预测甚至他们的人物取向。   薛姨妈中年妇人,又和王夫人是同胞姐妹,深知贾府根基及宝玉为人,应当 说她想将女儿嫁给宝玉这种想法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可是林一个孤女,偏又和 宝玉俩小无猜,是以姨妈未敢远虑,即便和下人闲谈也说宝玉和林姑娘的婚事大 有希望。   事实是按续作者的理解,就连袭人到八十回后还一直认为林姑娘可能是自己 未来的女主人,还不由自主地去探林的口风,并以尤二被凤姐逼死一事来试探林 姑娘(当然此时林妹妹的“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之说颇为不 堪,尤其在她自己明白了袭人的意思后还这么“威胁”,实在是不及宝姐姐的“ 妇德”)。   似乎可以这么说,宝黛婚姻无望,不仅是他们二人的心事终虚化,也使贾府 众多人的“心事”虚化了,当然几人欢喜几人愁自是人生常情常态了。                  三   与宝黛的大有希望相比,宝玉和宝钗可能结合的“明示”在书中颇少,似乎 最明显的莫过于元春赏赐时给宝玉和宝钗的是一样,而黛玉的和其他姐妹相同; 这一来自最高领导层的指示大家理解了多少,书中似乎没有明确的说法,只有宝 玉的抱怨似乎可以说使这一暗示的作用在读者眼前明朗起来。   这么一来,在原稿的后四十回中如何使得贾府的媳妇取向尽快由林转薛就至 为重要,而续作者让宝玉再次失玉或许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结果吧。最后是贾母 的一锤定音,决定了一幕悲剧的辉煌上演。   这场婚姻的曲折变化虽是情理之中,却也引发了红迷们的诸多猜测和索引: 例如有人认为在曹雪芹的原文中,应该是宝玉从军,黛玉思恋而亡,转而二宝成 婚,黛玉抽的芙蓉签上写的“莫怨东风当自嗟”便是指此;又云宝钗死于难产, 宝玉落泊为守街之卒,最后和沦为乞丐的湘云白头到老,……“因麒麟伏白首双 星”就伏的这一段情事。   续作者严格按照宝玉的谶语“你死了,我去做和尚”来安排了宝玉的最终结 局,并设计了黛亡宝婚在同一时刻发生的精彩情节,可谓功力不凡。按我的理解, 宝玉做不成和尚也有可信处:诺言无法实现俗尘无法解脱未必不是更大的悲哀。 话说回来,续作在宝玉婚姻这一情节的缓急把握方面未能让人心服口服,可说是 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但或许这也是红楼一梦的“梦幻”性使然。 ◇              风月债难偿   《红楼梦》的原名叫《风月宝鉴》,所以书中有诸多风月情事的描写;又有 人云红楼写的是“家务事,儿女情”,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红楼一梦的主要内容 与情节。   整部小说中,宝玉和林妹妹的爱情悲剧自然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中心,也是全 书从整体上来说格外感人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显然不仅满足于这一个,这一种爱情的不平凡,他在 书中同样不遗余力地描写封建社会的各种爱情故事,有淫娃荡妇的情,也有冰清 玉洁的爱,有为冲破禁钴争取自由的斗争,也有不顾廉耻的奸淫野合……形形种 种,让我们看到一幅逼真的“情爱画廊”……              (一) 贾蔷和龄官   贾府有许多败落或远不如荣宁二府风光的远房,贾蔷贾芸就是书中颇为泼墨 的两个草字辈子孙。   贾蔷原来和贾蓉同居宁府一处,生得比蓉哥儿还要俊俏;后来贾珍听得一些 闲话(有人猜测,贾蔷与秦可卿之间不太干净,这也是焦大所骂的“偷小叔子” 所指),便分与房舍钱财,令他另住。   书中的贾蔷和龄官先都是偶尔出现:贾蔷首先在闹学堂一节中出场,略施小 计,就让学堂大乱;后来负责省亲时的唱戏,他去南方觅得戏子十二,龄官便是 其中的佼佼者。贾妃省亲是对龄官很满意,赏了钱物,并令再唱两出;龄官不顾 贾蔷的要求,坚决选唱了符合自己角色的两出,表现得很有主见。龄官画蔷同样 是小说中的精彩情节之一,把这一妙龄戏子对贾蔷这公子哥儿的一腔痴情描写得 诗情画意,令人艳羡,却并没立即点破,留下了“情悟梨香院”的后续情节。( 前两年国内颇热的“红楼解梦”一书认为龄官画蔷画了十八笔,而“蔷”字并非 十八笔,据此传奇般地推断出龄官画的乃是雪芹的字(上雨下沾)等等,一笑。)   书中再次提及龄官和贾蔷已经是宝玉挨打之后,龄官以嗓疼为由拒绝了宝玉 的听唱之求,后来又嫌贾蔷弄了雀儿来打趣她是个唱戏的;这里宝玉深有感触地 体会到缘分天定的禅机,可以说是从侧面对贾蔷和龄官的爱情的肯定。   但可惜的是这二人的爱情没有后文,那斩情归水月的戏子中似乎没再提及龄 官,续书中也再没有他们的故事。   这里尤其是龄官的不卑不亢令人起敬,她能让贾蔷动心,想来也不是毫无道 理的吧。而贾蔷似乎是风月场中的老手,但这里仍然表现出真情未泯的一面,也 属难得。   这二人的故事只有两三情节,可还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作者的妙笔生花 之术诚令人叹为观止!             (二) 贾芸和小红   贾芸认识小红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而两人一见衷情的故事为红楼风月故事中 难得的具有浪漫色彩的情节。   贾芸是个乖巧伶俐的角色,他试图讨好凤姐,在舅舅家受气,结识倪二,终 于在凤姐那里讨得一个差事;他又以海棠花为礼来认宝玉作干爹(他的海棠被诸 芳吟咏,何幸之如!也为红楼中引发了一回很有诗情的文字),并因此认识了小 红,此后他几乎是竭尽全力地靠近小红(不能否认这里有真情的成分),并最终 取得了成功,小红在凤姐处后曾帮他说话和通情报。   贾芸和小红的爱情故事浪漫,但是两个主人公都极富心机,他们的结合可能 是喜剧但也可能是悲剧;按照红学家的推测,这二人在后面的故事中也应大有作 为(电视剧中是小红被贾芸从拐卖女奴的人贩子手中救出,小红又进狱神庙探望 凤姐宝玉,再说“占高枝”等语,几有下泪之效)。   两个在风大浪高的恶劣环境中争取地位和生存空间的人物,却同时获得了宝 贵的未被过多污染的真情,应属难能可贵。他们代表了一种典型。              (三) 柳湘莲和尤三姐   柳湘莲和尤三姐的爱情故事是一个颇具传奇和浪漫色彩的悲剧。   传奇在于柳湘莲:他是一个世家子弟,行为不羁,舞剑弄酒,眠花宿柳;他 先后毒打和义救薛蟠,颇具情义(曾给秦钟上坟);他漂泊处处,行无定所;定 情时用家传宝剑为信物……   这些情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不太真实的近似武侠人物的形象;湘莲择偶有一 条须是“绝色女子”,也有些英雄美人的传奇色彩;但是湘莲还要求贞洁的妻子 ,那么即便三姐刚烈痴情若斯,仍难逃厄运。   浪漫在于三姐:她虽然遭贾珍之流玷污,可真情不逝,对串戏的柳湘莲一见 钟情;并在得到贾琏的许诺后,端言正色,等待自己的心上人来和自己完婚。   这样的爱情故事如果完满起来,就太不可信;曹雪芹的小说不是武侠小说, 那么封建社会的无情现实就决定他们两人的最终命运:情小妹耻情归地府,冷二 郎一冷入空门。   湘莲的出家为道是传奇式的悲剧,三姐的“玉山倾倒再难扶”“揉碎桃花红 满地”是浪漫的悲剧。              (四) 秦钟和智能儿   秦钟在书中是作为宝玉儿时的伙伴出现的,但曹雪芹并没有因此放弃“情钟 ”故事的叙述,事实是秦钟不仅因为性情温柔得到宝玉湘莲等人的友谊,而且因 为生得妩媚风流,赢得了水月庵小尼智能儿的爱情。   智能初次出场是周瑞家的送花给惜春,惜春正和智能儿玩笑说出家作尼姑的 事,可见智能儿至少是一个不拘谨的小姑娘;秦钟求行好事时,智能儿说好歹等 她出了“牢坑”再说,于此又可见智能并不是自愿出家的,她向往正常的少女情 感生活;宝玉发现时,智能儿立刻跑开了,又是几多机灵智慧;秦钟病中,智能 寻到秦家看望,不仅多情而且大胆。   小说对两人情感的发生没有明言,但可以想象这两个多情而在贾府行为不受 拘束的少年男女是怎样互相很自然地相识闹熟并发生炽烈的感情的。   作者对这两个下层人物的爱情是比较粗线条描写的,但我们欣喜地看到平凡 人物的爱恨悲欢,甚至不由得为他们的年轻激情叫好称羡,而这正是作者看似随 意一笔的高明之处。   秦钟作为宝玉少年时代的朋友出场后边匆匆离去,可惜的是曹翁用智能埋下 的伏笔没能为续作者利用,照理说象智能儿这样的“次要人物”是不会无缘无故 不再出现的。              (五) 薛蝌和邢岫烟   也许这回的题目应改为“风月债有偿”,因为在我看来,邢岫烟和薛蝌的爱 情婚姻可谓书中难得的封建婚姻美满的典范。   岫烟出身寒门,然不象老子姑妈一样令人生厌;她曾随妙玉学过一些字,粗 通诗文,众姐妹吟诗联句可以不至于冷落一旁,相夫教子也足可应付;难得她在 迎春处受委曲,并不大喧小闹,囊中羞涩时,偷偷当了棉衣……令凤姐和宝钗二 人冷眼看去,都感可亲可敬,也就难怪薛姨妈反先向贾府要了一个人去。   薛蝌在送妹进京发嫁途中和岫烟相识,然后则主要在薛蟠的官司中奔波,作 为一个商人之后勉为其能;他在苦闷中曾作诗一首,虽不甚佳,却表达了对岫烟 的一番深情;并以封建伦常坚决抵挡了金桂宝蟾的勾引诱惑。   这两人可以说都是封建社会的小人物,然而又不在最底层,他们有幸在旅途 中相识,并经长辈撮合婚姻,可以想象两人婚姻的平凡和幸福。   这是稍微理想一点的封建婚姻的版画,真实自然,也可以说作者对传统婚姻 模式部分认可的一种证据吧。              (六) 司棋和潘又安   这俩姑兄妹的爱情颇有些难尴:王善保家的是司棋的外婆,抄家的积极鼓动 者和行动家,最后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断送了司棋的前程,爱情直至性命。 他们的爱情故事并未单独列出,而是和抄检大观圆紧密相关,有暗有明,行文合 情合理,可以说是极成功的小说情节。   司棋的出场是在小红初为凤姐效劳那一节,小红取了东西回来找凤姐,看见 司棋从山洞里走出,问司棋可知凤姐去向,司棋回话颇不友善。到后来司棋以副 小姐的身份大闹厨房,人物性格渐渐凸现,似非善类;再后来鸳鸯无意遇鸳鸯, 司棋和表兄的偷情被撞破,一病一跑;傻大姐捡到的春意儿应该说很大可能就是 司棋之物。最后抄检大观圆,司棋的“奸情”终于浮出海面……整个故事循序渐 进,毫无突兀之感,而且充满了戏剧性,也是红楼中给我印象极深的情节。   然而精彩在于续作对这一爱情故事的发挥:潘又安在外发财回来,试探司棋 是否真情如旧,却不料引出司棋之母的威逼,最终司棋碰墙而死又安抹脖相随, 演出了一场殉情的悲剧──这一结局和凤姐弄权铁槛寺时一笔带过的金哥和守备 之子双双自杀殉情有雷同之处,但是描述得较为仔细,更令人信服。   可以说在前80回中司棋留给读者的印象是中性甚至负面的,但是后面通过 别人给凤姐转述的一段故事却让人对司棋顿生敬意,她的痴情和坚绝成为更重要 的性格亮色,又一个薄命的封建女子从红楼里站了出来,汇进了“千红一哭”的 悲惨。   此外,书中还有许多一笔或几笔带过的“爱情故事”,如贾雨村和娇杏的风 尘相识,贾琏和尤二姐的一段情事等等,虽不一定是充满肯定和赞语的故事情节, 却为框建和丰满整个故事骨架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另外也符合海明威所说的小 说创作的“冰山理论”──在海面以下的部分冰山有时才是小说的底蕴,信然! (寄自美国) ◆              读书日记                ·侠盗·   多少年了,很少再有时间读书,疲于奔命,忙于生计,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 个尾,什么时候还能重操旧业,坐下来认认真真地看上两页好书。今天中午下班 回到家里,翻出十年前的日记,敲上两段(一字未易)供大家批评。要嘲笑的话, 我也无所谓,都十年了嘛,我还脸红什么呢?   一九八九年元月十二日 周四 晴   现代西方哲学的几大思潮,仍能与马克思主义相并而在,且常盛不衰,原因 何在?一个哲学思潮之所以能存在,那就说明现实有它存在的条件、土壤;这条 件,便是有人用这哲学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者即使自己不信,也还必须用它 来骗骗他的民众。   我们最好是不评论说哪个思潮科学,哪个派别谎谬吧。同样是对世界的认识, 你这样理解可以,但不要反对别人那样的认为。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世界 并没有因为哲学派别的纷杂而混乱,人类也没有因思潮的林立而感到无所适从。 没有比运用一种哲学理论去攻击另一哲学思想更为荒唐的了。本就不存在于同一 个天地中,为什么要相提并论?   我只相信哲学家是人类中的精英,相信他的思想是他智慧的结晶,任何派别 的哲学著作都能无一例外地给我启迪,使我聪慧。   一九八九年三月四日 周六 晴   关于读书   一、读书──真正意义的读书──只读文学和哲学两类。读文学主要是享受 其艺术,读哲学是寻求心灵的共鸣。文学中也有哲学,但不及哲学纯粹、精深。   二、读书的意义并不在于记忆。记住东西可能是空前的精华,也可能是绝后 的糟粕。读文学的时候,陶醉于艺术的氛围里,心灵得到净化,性情得到陶冶。 总之,读书的作用已经溶在身体里了。读哲学时候,头脑得到训练,一书读毕, 脑袋已聪明几分,其意义岂在记忆几条格言?   三、有些书,你想读,尽情读去;有些书,你不想读,也要硬读──我说的 是年轻时候。   一九八九年三月八日 周三 晴   纵观哲学史,哲学思想走入邪门旁路的事实比比皆是,而入邪者并不自知, 却以为以往的哲学全是发昏、毫无用处。   由此可推论现在和将来的哲学。   一九八九年四月三 周一 晴   初读罗素《走向幸福》第一章,还不错。他对人类的不幸作了较为让人信服 的剖析。在他看来,人类之所以感到不幸,是因为太把目光聚在自己身上的缘故。 由此而产生三种畸形心理状态:罪人、自恋、自狂。   他提出拯救自我的基本原则是回归自然。比如动物不怎么关注自我,很幸福; 而人只要不太注重自己,而把精力抛向外界,比如去寻求绝对的知识,也不难摆 脱不幸的感觉。   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六日 周二 阴   最不能容忍的,是在介绍一位哲学家之前,对其思想横加评判。据说依据的 思想,乃是革命的,因此是科学的。   不幸这种风气在中国是“历史的必然”。常见的有两种极端倾向。单以对叔 本华哲学的评判来说,鲍冒在《生存空虚说》中大行抵毁之能事,仿佛叔氏哲学 是毒草、是炸药,碰触不得的。而在其后的几位青年哲学家的论述里,叔本华先 生又以另一种姿容被人发见,突然间变得伟大了、科学了、了不起了。前后两者 的反差,真让人哭笑不得。   对待外来文化的科学态度,也许应该是少加空论,只需客观介绍即可。正误 读者自知,何需你来干扰视听?若是稍加评述,也要根据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而不是所谓革命的需要),功过皆谈。也惟其如此,方能服人。   最近读苏联(侠盗即刻注:写此日记时苏联尚未解体)哲学史家的著作,态 度还算老实客观。   人本主义的哲学,在革命家手下,是注定没有好命运的。他们关心的永远是 政治、是社会、是斗争,却从不关心作为单个的人的生活。因此,他们所赏识的, 常是那种包罗万象的、富丽堂皇的、却是无人愿住的空旷大厦,而不理睬虽矮却 暖,虽破尚不失为美的富有人性的小屋。   哲学史中,只有柏拉图、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这样伟大建筑师的席位,却 从不留给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萨特这些小泥水匝一个角落。   人类的生活,什么时候能抛却战争,全人类安居乐业?大概也只有那个时候, 人本主义哲学家们才有生存之土壤。   一九九零年十月三十日 周二 晴   中国哲学的四大皆空,超出凡俗,与世无争的思想,终究是世界是最伟大的 智慧。   西方的理性哲学,使人积极进取,使人欲望无穷,使人疯狂,使人痛苦无边。 而真正永恒的幸福,只有无欲、清静无为的境界。   而不幸的是,中国人并未完全被中国的哲学所熏陶。   一九九一的十一月十二日 周二 晴   又看三毛,心中涌起的仍是那种感觉--淡淡的忧伤。   三毛求学西班牙、德国、美国,其实造就的就是那份气质,而并非她的文字。   所有的精神积蓄,也许只能成就一次感情的付出。当所有的内涵都随感情倾 出之后,剩下的只是一个空壳,需重新填补。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周三 晴   三毛早期写文,用的不是技巧,而是气质。凭着那份气质,用她的直觉一个 字一个字写下去,就成了忧伤又美丽的文章。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二日 周一 晴   三毛的文章,写出许多浪漫许多教养许多真诚,也有许多顿悟。   事实上,许多道理是不可说只可悟的,一说就变味,就走样,就错。所谓 “道可道,非常道”是也。而三毛自己正是犯了这个大忌;毕竟,她露得太多。 也许,这是她自杀的原因之一。   一九九二年七月二十日 周三 晴   读《论语》方知,现代社会所流行的古语格言、警句,如“三人行,必有吾 师”、“是可忍熟不可忍”、“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等 等等等,皆出于此书。   《论语》是儒家的宣言,也是儒家的“圣经”,它的影响,直到现世仍然颇 深,说根深蒂固也绝不为过。这种影响,表现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观念的左右。   相比之下,老子所主张的“清静无为”、万事以“道”而行等,对现代的影 响就微乎其微了。   《论语》没有深刻的哲学根据,它的所有论述,无不是教人树立一种他们认 为是正确的行为方式。其基本观点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出世的哲学。以此为 中心,扩展开去,交友、孝道、学习、思考等。 (寄自中国大陆) 【翻译园地】∽∽∽∽∽∽∽∽∽∽∽∽∽∽∽∽∽∽∽∽∽∽∽∽∽∽∽∽∽ ◆           话说那首罗曼蒂克商籁诗             斯蒂芬·格林布拉特① 作                半山 译   看过电影《恋爱中的莎士比亚》的观众,应该都被说服莎士比亚那首动人的 商籁诗“欲把你比做夏日的一天”②是为一位浅发、富有、芳容酷似女演员格温 尼丝的薇欧拉小姐所作。影片中一个美妙的场景描述小莎冲出剧院,撇下正在排 练他写了一半的《罗密欧与海盗之女爱骚》的众演员,嚷着“我有一首商籁诗要 写!”。几分钟后,小莎在空屋里,他墨染的手指握着羽毛笔奋力疾书的数个镜 头闪过,只见格温尼丝融化在这首题名“献给薇欧拉小姐”的商籁诗前。诗人终 于找到了他的缪斯。   问题是,在学究们确知的莎士比亚生平少数几事中,除去几桩房地产买卖、 鸡毛蒜皮的法律诉讼和遗嘱把次好的床留给太太外,有一件便是这首诗(160 9版编号18),作为一组126商籁诗之一,是写给一位浅发、富有的年青公 子的。确切地说,诗中词句并未挑明诗人的爱慕对象或男或女,然而前17首确 是明明白白写给一位男子,而且随后的商籁诗,直到第127首黑发女郎出场为 止,看起来都是专注于诗人和那位他火辣辣地称之为“我热爱的情妇兼情郎”③ 的关系的。   剧作家马克·诺曼和汤姆·斯道帕德只不过隐去来龙去脉,将原诗改送一位 当今观众,至少是想招徕他们的制片商,认为可以接受的女角。那么400年前 一个不堪之至的非民主、不开明的文化如何比我们更能容忍同性之恋的宣传呢?   部分答案是依丽莎白时代的英格兰并非更为宽容;我们有关性关系的法律, 可能不是十全十美,但相对1590年代残酷的律法条文来说,简直就是尽善合 理的模范。只是,大量证据表明,当时那些条文几乎从来未被执行过:同性恋立 案极少,陪审团一贯地不愿定罪,许多政界大佬对同性爱欲的描写处之泰然。相 形之下,我们的显赫政客,如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船特老,却大发议论把同性恋等 同于酒鬼和偷窃狂。   好几年前,诺曼先生到加州伯克利来请我吃午饭,席间谈起他想写一个关于 莎士比亚的电影剧本,走那个非常成功的描写莫扎特的电影《阿马迪乌斯》的路 子。他问我莎士比亚生平那些材料可以弄出个好情节来。   我答道在已知莎士比亚平生事里,极少有适合拍电影的:他为他的剧团每年 写俩剧本,避开牢狱之灾(有别于本·强生及当时许多同行),赚了钱,投资精 明,告老还乡置办了一栋当地的上等房子。这些拍成电影,难免令人打个大大的 哈欠。我对诺曼先生说,最好的法子是写莎士比亚生平那段我们一无所知的时期 ──1580末和1590初,在他离开斯特拉福后,到他在伦敦舞台界成名之 前。   到底啥样的情节呢,诺曼先生问。我先建议他可编造个莎士比亚式的,卷入 混沌不清,凶险的宗教斗争的故事。(毕竟1588,当时莎士比亚年方24, 是西班牙大舰队入侵④的年头;而且有蜘蛛马迹显示,莎士比亚参与了,至少认 识,当时秘密天主教徒的圈子;他完全可能目睹念咒驱鬼的仪式,阻止了刺杀女 王的阴谋,看过处死耶稣派教士的场面,等等。)实际上,我当时是在想象类似 今年另一部电影《依丽莎白》的情节。可诺曼先生并不热衷于这个主意。   于是在吃甜点,喝咖啡的时候,我琢磨出另一个点子。16世纪末真正精采 的人生不是莎士比亚的,而是他的朋友和竞争对手马楼的:特务,亵神者,无神 论者,爱恶狠狠地找碴打架,双重间谍,同性恋,同时却是优秀的剧作家和诗人, 在29岁被杀。官方调查定论说马楼在小酒馆里为结帐纠纷和人打架,被一刀刺 入眼睛丧命。但现代研究翻出证据指出马楼被刺也许是预谋的行动,主谋可能就 是依丽莎白的秘密警察头目汤马斯·沃心汉。   为何不让性事暧昧的莎士比亚和马楼来段风流事,从而以或这或那的方式卷 入马楼之死呢?你可把这事编成莎士比亚一生事业的转折点,事实上他真正伟大 的剧作也是在此后逐渐登场的。1593之前,莎士比亚写了《亨利六世》和 《维罗纳二绅士》之类的剧本。之后他开始写像《仲夏夜之梦》与《罗密欧与朱 丽叶》那样的作品,更有以后的《哈姆莱特》,《李尔王》及其它杰作跃跃欲出。   没戏,诺曼先生说。没一个制片厂会买账。当时可还是在举国上下领教了船 特老先生之前呐。   没关系。《恋爱中的莎士比亚》抓住了全体美国人都愿赞美的东西:不是政 治手腕的狡猾,不是宗教狂热,不是复杂的道德智慧,甚至不是爱情,而是登峰 造极,压倒一切的才能。我们的文化崇拜那些能跳得更高,跑得更快,把球打得 比谁都远的好汉,我们的通俗艺术家编造了让人不能不信的丑小鸭变天鹅的神话, 细数才华平平的普通人变成高大英雄的过程。   把篮球手技艺惊人的飞跃戏剧化,毕竟比写诗人技艺同样的转变容易许多。 诺曼和斯道帕德先生巧费心机传达给广大观众,从一个有才气,糊弄《维罗纳二 绅士》赚钱的剧作家,成长为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伟大诗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儿。莎士比亚悲剧的首批观众目瞪口呆的表情,只会出现在明晓了遇见高山仰止 的才华的观众脸上。而且这样才华光采夺目的表演,赢得了在红尘滚滚的资本主 义市场里的成功,正如影片充分表现的那样。   莎士比亚大概会理解二位剧作家将史实移花接木的精明;说到底,他自个儿 在他的历史剧里也很漂亮地作过手脚。   但是,制片商们没准儿低估了美国人热爱才能的程度:就算电影描写莎士比 亚给一个美貌的年青男子写他的商籁诗,观众们或许一样会为他势不可挡的成功 而喜悦。 【译注】 ①Stephen Greenblatt是哈佛大学的文学教授,也是《诺顿莎士比亚》的总编。 原文载《纽约时报》二月六日Op-Ed版。 ②“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大概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商籁诗。大约一年前《洛杉矶时报》作过“您最喜爱的 十首诗”的民意调查,此篇名列榜首。 莎士比亚商籁诗引自: http://www-tech.mit.edu/Shakespeare/Poetry/sonnets.html, 译文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六卷本《莎士比亚全集》第六卷,梁宗岱译。下同。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我怎么能够把你来比作夏天? 你不独比它可爱也比它温婉: 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 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 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 它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 被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 没有芳艳不终于雕残或销毁。 但是你的长夏永远不会雕落, 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 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 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   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   这诗将长存,并且赐给你生命。 ③“the master mistress of my passion”语出商籁诗20。对此句的理解, 尚有争论,参见“The Sonnets”,edited by G.Blakemore Eva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A woman's face with Nature's own hand painted Hast thou, the master-mistress of my passion; A woman's gentle heart, but not acquainted With shifting change, as is false women's fashion; An eye more bright than theirs, less false in rolling, Gilding the object whereupon it gazeth; A man in hue, all 'hues' in his controlling, Much steals men's eyes and women's souls amazeth. And for a woman wert thou first created; Till Nature, as she wrought thee, fell a-doting, And by addition me of thee defeated, By adding one thing to my purpose nothing. But since she prick'd thee out for women's pleasure, Mine be thy love and thy love's use their treasure. 你有副女人的脸,由造化亲手 塑就,你,我热爱的情妇兼情郎 有颗女人的温婉的心,但没有 反复和变幻,像女人的假心肠; 眼睛比她明媚,又不那么造作, 流盼把一切事物都镀上黄金; 绝世的美色,驾御着一切美色 既使男人晕眩,又使女人震惊。 开头原是把你当女人来创造: 但造化塑造你时,不觉着了迷, 误加给你一件东西,这就剥掉 我的权利--这东西对我毫无意义。   但造化造你既专为女人愉快,   让我占有,而她们享受,你的爱。 ④“Spanish Armada”指1588年西班牙大舰队远征英国事。西舰大败而归。 英国随后成为世界贸易、殖民霸主。 (寄自美国) ◆            写给德间书店的话                金庸 作              乐平 译自日文   一九六四年我第一次访问日本。当时就好比完全投身于中国历史上的天地一 样,心头特别的兴奋。那时我已经出了好几部武侠小说,描写历史上活跃在中国 这个大舞台上的真实和虚构的人物。在日本式的旅馆里,穿起宽松的和服、踏上 木屐、端坐于榻榻米上时,如果腰里再佩上一把长剑,那么和我小说里登场人物 简直就一模一样了。但那不是在演戏,而是处在真真实实的生活里。   日本社会里还保留着许许多多自古从中国过来的传统文化。日本人的传统生 活习惯、剑道、围棋、书道、绘画、茶道、礼仪风俗、寺社、饮食和酒家等等, 以身接触它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一种无与言表的亲近感。妻喜欢日本料理, 她有时半开玩笑的对我说,自己准是从日本投胎来的、前生准是日本人。我的少 年时代正处在抗日战争期间,家被日军烧毁、母亲和一个弟弟也因为战时医药品 欠缺,早早地离开了人世。但是踏入日本社会之后,逐渐为两国文化的共同点所 感动,对日本人的敌意也逐渐地减少,之后还交上了几位日本挚友。   译成中文的日本文学作品里,从《源氏物语》到现代的推理小说我都有所阅 读。我特别喜欢吉川英治、井上靖和司马辽太郎的作品。尽管过去的中国与现在 的日本在文化背景上如此地相似,我的小说却一部也没有能够翻译成日文。想起 这件事,我每次都感到十分的遗憾。我的小说虽然有英文、法文的译本,但要求 西方人和我们抱着同感来欣赏,看来的确困难。不过韩文、印尼、泰国以及越南 等等东方语言的译本,都无不获得好评。其原因当然应该在文化背景上。这次德 间书店翻译并出版我的小说,我内心由衷地喜悦,在此表示感谢。 〔附录〕德间书店对金庸的介绍   1924年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1955年发表《书剑恩仇录》。以其浩 大壮观、浪漫洋溢的故事情节一跃而成武侠小说之雄。之后创作长篇小说十二部, 得到香港、台湾以及中华圈广泛读者层的支持,成为“国民作家”。热浪又波及 到中国本土,1995年现代中国代表性的作家选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 库》,该文库中,继鲁迅、沈从文、巴金,金庸居于第4位。 (译自http://www.iijnet.or.jp/pastel/bukyo/kinyo_1.html,标题为译者所 加。) 译者后记:   这篇金庸的文章,是为日本德间书店翻译出版他的小说而写的序言。因为没 有刊登中文原文,在下试着从日文翻译了一把。翻译时不说模仿金老爷子的笔法, 能够做到行文流畅、没有病句就心满意足了。哪位如果能够找到金爷的原文,盼 望一告。 乐平@扶桑日落博多城 zhouping@network.or.jp 1999.3.10初稿,1999.3.19定稿 (寄自日本) ※※※※※※※※※※※※※※※※※※※※※※※※※※※※※※※※※※※ 本期编辑:一华 本期校对:赋格 审稿:  方舟子、阿飞、笨狸、古平、虎子、唐郎、杏儿、亦歌、应帆 技术支持:东风不败、时空、杏儿 联系人: 方舟子(fang@xys.org)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 联系地址:New Threads Chinese,P.O.Box 26194,San Diego,CA 92196,USA 发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档:  WWW: http://www.xys.org (http://207.151.77.153)      ftp: xys.org/pub/ 订阅GB(HZ或uuencode GB版)《新语丝》,寄majordomo@xys.org 空标题,内容写subscribe xys-gb(xys-hz, xys-uu) your_email_address 订阅“新语丝之友”,请寄majordomo@xys.org 内容写subscribe xys-friends you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