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   家庭教育书籍面面观   作者:星期二   我购买家庭教育的书籍是从怀孕期间开始的。第一本就是《卡尔威特的教 育》。 (http://www.amazon.cn/detail/product.asp?prodid=bkbk408738&source=bai dubkbkbk408738#)当时看这本书的内容简介和相关推荐的评语,是对它的权威 性毫不怀疑的。于是拉着先生一起学习。   后来孩子出生以后没有多久,老公在网上看到了萧愚写的《卡尔威特的真相》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67471)。读完以后大为吃惊。在 这本书里面,列举了很多早期教育天才的例子,都是少年被拔苗助长,成年以后 碌碌无为的类型。而且对老卡尔威特的诚信也提出质疑。   从那时候起,我便放弃了早期教育的想法。于是一直以来的做法都是顺应孩 子自己的本意。他说话晚走路晚,家里人都着急的时候我说无所谓,有人告诉我 某某小孩子认字很多的时候我也不以为然,没有刻意教过他任何东西,另外一方 面又比较纵然他,很多大人不让玩的东西比如下雨以后踩水啊,玩水啊,我都由 着他,吃饭的时候弄得乱七八糟我也由得他。孩子长到两岁半了,性格还挺开朗, 智力看起来也很正常,有时候脾气稍微有点小坏,和同龄孩子比起来,除了不太 合群这一点让我有点着急之外,其他还算不错。一直也觉得所谓卡尔威特的教育, 蒙氏教育,七田真,doman等等都是拔苗助长对孩子长远发展没什么好处的早教 方法。直到最近,在网上意外的发现了赵宇清在新语丝上写的《萧愚不该用伪造 译著来批真卡尔·威特和<哈佛女孩>》 (http://203.208.37.104/search?q=cache:hu0SNyziz5UJ:www.xys.org/xys/eb ooks/others/education/report/liuyiting15.txt+%E5%8D%A1%E5%B0%94%E5%A8% 81%E7%89%B9%E7%9C%9F%E7%9B%B8&hl=zh-CN&ct=clnk&cd=7&gl=cn&st_usg=ALhdy 29OZLeBJDZyJKor1DCESclsPxkPtA),再次让我惊讶不已。原来我买的那本书, 萧愚批判的那本书,全都是伪书。并不是老卡尔维特的原书。并且从这里知道, 现在网上仍然很流行的还有小卡尔威特日记,更是一本完全杜撰的伪书。这样来 看,虽然我没有看到真正的卡尔威特早期教育的书籍,但是早期教育似乎也不是 没有用的东西。七田真用闪卡记忆的培养方式,在我的主观看法里一直等于是填 鸭式培养,但是最近又在网上看到,他用闪卡方式培养出来的孩子,上到中学的 时候都一直成绩优秀。再次令我对自己的立场产生了怀疑。谁能证明早期教育一 定有效或者无效?谁能证明早期教育的优秀的孩子成年以后都会很优秀或者很幸 福?谁又能证明早期教育以后成年不如意的孩子们,他们成年后的失败和早期教 育有必然的关系?早期教育,需要?不需要?怎么样的早期教育是恰当的?市面 上充斥着大量不良书商编造的乱七八糟的早教书籍。良莠不齐,真伪难辨。网上 的信息也是一样乱七八糟。举例来说,看看关于伪作《卡尔威特的教育》的种种 评语就可见一斑,衷心赞美者有之,质疑伪作者有之,质疑质疑者有之……真是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而学术界似乎也没有一个权威的网站来供大家参考。所 以大家只能是无头苍蝇一样的乱撞了。   前两年国内很流行蒙氏教育班。我们这里的幼儿园也办过蒙氏班,收费不菲。 而今年当我的孩子可以上幼儿园的时候,听说蒙氏班已经被取消了。只有一些私 立的小幼儿园还有在办。正规的大幼儿园已经不办了。我的宝宝今年在一个小幼 儿园报了蒙氏班。其实我不是很想他学太多东西,考虑的是蒙氏班的小孩子少, 老师能照顾过来,而一般的大幼儿园都是一个班五六十个小孩,总觉得老师不能 照顾的这么周到。但是小幼儿园的问题是给孩子教的多,玩的少,另外不太注重 培养孩子饭前洗手等生活习惯的培养。   早期教育之外,还有家长很介意的就是孩子的素质教育。我自己也不知道如 何真正的解释素质教育这个词。我个人的看法就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孩 子有一个可以受益终身的好性格。由此出发,也买了很多的书。大略总结一下, 有如下几本: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http://www.amazon.cn/detail/product.asp?prodid=bkbk408235&source=flashbbs   《0~10岁儿童教养全书》 (《The discipline book》) http://www.bookschina.com/1153912.htm   《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 (《The trouble with perfect》) http://www.china-pub.com/663405   《养育男孩》 (《Raising boys》) http://www.china-pub.com/795182   这几本书的权威性如何,我不得而知,只能根据自己的感受谈一些个人对书 中阐述的理解以及个人的主观评价。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是我看的最早的一本儿童教养方面的书籍。 现在时过境迁已经印象不深了。隐约记得,这本书整体提倡的基调就是对孩子宽 容。比如当孩子发脾气打人或者砸东西的时候,当孩子不开心的时候,同样发脾 气或者批评往往可能让孩子更加愤怒,这时候提倡坐下来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 题。比如这时候如果说“你一定很生气。”往往能够平息孩子的愤怒。然后再跟 他讲道理。这个办法我在孩子小的时候用不是很灵,当孩子渐渐懂事能听懂大人 的话能和大人交流的时候,觉得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另外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观点就是对孩子的评价要就事论事,不要给 孩子定性。比如当孩子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措辞要注意让孩子明白,是这件事 是坏事,而你不是坏孩子,我不喜欢你做的事情,但是我仍然喜欢你。同样当孩 子做了值得表扬的事情的时候,也就事论事夸奖孩子,不要就此定性说孩子是多 么的出色,否则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会害怕下一次万一做不好就不是好孩子 了。   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这点很难做到。因为这不是一个人能做到的事情。 孩子周围所有的大人,包括家长和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习惯用语:做了坏事你是坏 孩子;做了坏事妈妈不要你了;做了坏事爸爸不喜欢你了……等等等等。这点我 无法改变孩子周围其他的大人,无能为力,我只能尽量让自己不要这样去说,但 是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下意识的就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大人面对不听管教的孩 子说出这样的话来,更多的时候与其说是教养,不如说是大人情绪的发泄。对孩 子的管教起不到什么好的作用。不过是不是真的如书中所说,会让孩子有被遗弃 的感觉,造成心里创伤那么严重呢?又似乎很难说清。   《0~10岁儿童教养全书》是第二本我看的很仔细的教养书籍。也是目前为 止最信任的一本书。比起《孩子》,它似乎稍微严厉一些。这本书里除了同样强 调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宽容,同时还强调要让孩子学会尊重权威,用咱们的土话说, 就是孩子要“有一怕”。对于孩子的某些率性而为,是要去约束的。比如当孩子 打小弟弟的时候,你如果说出了他的感受“你一定对你弟弟很生气”之类的话, 他还是继续打人又怎么办呢?这时候就需要使用一些强硬的权威的手段。但是权 威不是用严厉的方式建立起来的,而是通过“依附性养育”。说白了就是从孩子 小的时候就尽量的和孩子保持亲密的关系,让孩子对父母有充分的安全感和信任 感。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比较温和,也会比较听从父母的教诲,可以较容易的度 过叛逆期。   书中提到过,建立依附性养育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把孩子穿在身上”,也 就是用三角吊带把孩子包着然后挂在身上。书中说得在父母怀抱中呆的多的孩子, 不需要经常渴望父母的拥抱,所以他们更加容易去观察外面的世界。我也曾经买 过三角背带,虽然后来发现孩子不喜欢用,但是还是基本不会拒绝他要抱抱的要 求,除非我特别累的时候会告诉他我累了让他自己走,这时候我会很坚持不抱, 当然也不是次次都奏效。很难说清这种方法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好处。也很难比 较这样的宝宝是不是比抱得少的宝宝更加独立或者更加自我。只是有一个可以比 较的例子,我的孩子不愿意让别的叔叔阿姨抱,看起来不是那么讨人喜欢。而同 事有一个女儿,平时家长抱得少,所以很喜欢有叔叔阿姨抱她,看起来比较讨人 喜欢。所以哪个好哪个坏现在也很难看得清。   另外孩子大概是一岁之前有一个时期喜欢打大人的脸。可能每个孩子都有这 样一个时期。记得在这本书中说到过,小小孩有时候打人并不是有伤害的意图, 恰恰相反,有可能是他喜欢你想要亲近你的一种方式,他不明白打人会疼。当他 一边打人一边笑的时候往往都是这种意思。所以对于这个阶段提倡不要严厉训斥 孩子打人的行为,而提倡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教他用其他的方式表示亲近的态度。 我于是就采用了这种方式,告诉他打人会疼,并告诉他喜欢谁就亲亲抱抱。有没 有好处没看出来,不过至少在我看来,没有比严厉训斥的方法效果差。度过了那 个时期,孩子很快就不再打人了。   印象中这本书似乎还说到过,对于同龄孩子之间打架的行为不要过多的干涉, 因为孩子打架就像小老虎小狮子打架一样,是一种游戏,也是一种技能的自然训 练,孩子们的打架不像大人会记仇,往往这一分钟在打架下一分钟又好了。所以 大人不必过多的干预,让孩子们自己解决好了。这一点我不知道是对是错,但是 总之是很难做到的。一方面自己的孩子打人的时候你不训两句的话,老师会觉得 你不对,被打孩子的家长也会觉得你不对,另一方面自己孩子被打的时候,自己 又能不能做到觉得这很正常,不在乎呢?   《美国父母怎样“管”孩子》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父母的书。对于现在的我来 说还早了一点。不过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停的怀疑这说的到底是中国还是美国。 在这本书里,美国的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比起中国家长是不相伯仲。用作 者的话来说,家长是希望制造一个完美的孩子,于是有家长带着未成年的孩子去 做整容,有家长为了孩子上名校而不断的给孩子请补习,有的家长为了孩子有一 技之长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作者当然是反对这样的做法的。我只是意外美国 这样一向在中国人的印象里是“素质教育”“开明教育”闻名的国家竟然也会如 此急功近利。   书中另外一点提到,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过多的宽容,这样会养成孩 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不要在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给予不恰当的褒奖和赞美, 这样会让孩子不再信任你的夸奖。这些都和以前看的书宣扬的理念不同。   行文至此,忽然想起当年冯巩牛群说的一段相声《无所适从》,《活的倍儿 长必读》这一期说长寿属于胖子,下一期说长寿属于瘦子,这一期说长寿属于男 人,下一期说长寿属于女人,最可气的还来了个专刊,说长寿属于二倚子…… -_-|||   《养育男孩》刚刚买到,还没有开始看,暂时没有想法。   另外,前面看到星期三(姐妹啊。。。。握手。。。。。)在《关于断奶的 思考》 (http://xys2.dxiong.com/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9/zhongyi1851. txt)一文中提到小巫的书《让孩子做主》。说说个人对小巫的看法。最初对小 巫的书很赞同,包括早期的时候不愿意给孩子穿开裆裤都是由于受到小巫的影响。 不过后来觉得小巫的观点有点太过完美主义。比如穿开裆裤,确实不是很好,但 是也不至于像她说的那么不堪。只不过国内主张穿开裆裤的人看着给孩子穿满裆 裤也会觉得像看怪物一样,同样令人不爽。其实国内不给小孩子穿纸尿裤而是穿 开裆裤也有合理的地方,天热的时候,总是开空调并不现实,这样的话穿纸尿裤 会很热,而穿着满裆裤又需要专门有一个全职家庭主妇有那么多时间给孩子洗衣 服,这些和中国的国情都不相符合。但我不知道和中国一样温度一样国情的国家 都是怎么样带小小孩,难道这又是一个中国特色?当小孩子自己容易尿裤子,气 温又不适合穿纸尿裤的时候,其他国家的人又是如何处理呢?   其实现在市面上很多的育儿书籍就给人这样的感觉,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说法, 甚至有些说法是完全相反的,并且是公婆看起来都有理。让人无所适从。究竟, 我们还需要所谓专业的育儿指导书籍吗?而专业的权威的书籍又在哪里呢?谁帮 我们鉴别谁来告诉我们,那些书是真正的专家写的,是真正科学的,哪些书是无 良书商骗钱的玩意呢? (XYS20080709) ◇◇新语丝(www.xys.org)(xys2.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reader.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