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对韦洛格关于《学校袒护纵容长江学者肖立志履历造假》一文的回复   肖立志   “韦洛格”(化名)于2005年10月8号在《新语丝》网站发表了一篇关于石 油大学袒护纵容我履历造假的文章,接下来的那两周正好是我“长江学者任职三 年中期评估与考核”,我没有太多时间和心情去想网上的事情。后来,又看到几 位素昧平生的网友的公正评论,觉得没有必要再作补充。只是时间过去近一个月, 事态仍然在扩大。不断有网站转载“韦洛格”的那份帖子,而大部分看帖子的人 只看标题不看内容,更不作分析和判断;学校行政楼的办事人员看到我后开始交 头接耳,指指点点......。看来,这件事并不是我想平静就能平静的,它对我的 工作和生活已经产生严重影响。我必须对他的邮件做一个回复。   第一,关于“打击报复”。   在2004年4月至2005年9月的一年半时间里,署名“韦洛格”的匿名邮件,以 极其醒目、震撼的标题,几乎是丧心病狂地发往我的邮箱、我领导的邮箱、我同 事的邮箱、我助手及学生的邮箱,还有一些杂志编辑部的邮箱,以及许多与石油 有关的大学校长和知名学者的邮箱。2005年9月30日,同样的邮件又出现在我的 邮箱,其中附件的路径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 “D_Zhoujihong_test-try_zhf-smf_...肖立志...”。我确实想知道最近几个邮 件究竟是谁发的,于是用www.ip138.com,搜索IP为218.249.29.5和 211.71.75.251的计算机,结果显示来自“北京交通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9# 信息楼北5层”。而后,我又搜索“韦洛格”早期邮件的来源,分别为北京的网 吧以及湖北省荆州市等处。如果把“Zhoujihong、北京交通大学、湖北荆州”联 系起来,我判断“韦洛格”可能与我十几年前的一位同事有关,他当时刚刚从石 油大学研究生毕业,现在家住湖北荆州,是北京交通大学在册博士研究生。我与 这位同事大概十几年前在一次会议上出现过不同意见,他当时应该是非常生气, 我太太还记得。后来就没有了联系。我想同他沟通一下。10月初,通过他的一位 朋友,提醒他,有人可能利用他的计算机在给我发匿名恶意邮件,并邀请他聊聊 或通个电话,他拒绝了我的邀请。10月8日,《新语丝》上有了那封邮件,并说 我在“到处调查是哪些人告的他,企图报复”。   第二,关于“学校袒护纵容肖立志履历造假”。   收到“韦洛格”第一封邮件(2004年4月16日)的第二天是我2004年年度述 职时间。我估计听我述职的多数评委(共有30余位)都知道有这样一份恶意邮件, 会场基本上是“乌云密布”。述职后,资源与信息学院的院长、两位书记、以及 测井研究中心一位主任,分别与我谈话,核实我的档案、我申报长江学者的所有 材料,查阅我的专著和论文,发现没有任何问题。为慎重起见,我对“韦洛格” 邮件中提出的10个质疑向教育部和学校有关领导作了书面说明。“韦洛格”复制 和攻击的那份履历,有不严谨之处,如“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与复旦大学,获硕 士学位”应该为“1984~1987年在中国矿业大学与复旦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 (我的硕士论文在复旦完成)。几处差异可以见我网页上的新履历以及“石大名 师”中的介绍。如果“韦洛格”们客观公正地、负责任地对照的话,我的新履历 比他们保留和攻击的那份老履历要好的多,尽管这种好劣并无实际意义。我无意 做公众人物,但对于任何善意的提醒和批评,都会十分感谢,今后一定会更严谨 认真地对待自己所写的东西。   我不得不在《新语丝》写上这段文字。“韦洛格”们把我推上这个PK台,无 论是赢、是输,都是受伤。我真诚地感谢Lin和Fishman等几位网友,虽然素昧平 生,你们的几句公道话让我十分感动,也让我对《新语丝》的网友们肃然起敬。 这些天我也在反省自己,认真地反省!想想自己的做事,自己的为人,以及为什 么会被“韦洛格”这样的人盯上,并如此疯狂地攻击?面对他们假借石油大学校 友之名进行肆无忌惮的犯罪活动,学校和我究竟该做什么?   我不能标榜自己如何如何好,实际上确实有许多缺点和毛病。但作为一个受 过良好教育的人,我勤勤恳恳做事,老老实实为人,遵守社会公德和规范。回国 后,我一直把自己获选长江学者以前的经历当成是学习阶段,获选长江学者后才 算是真正开始工作,真正为国效力。作为国家紧缺的石油勘探专业人员,与其它 许多满怀希望和梦想、下定决心举家回国任职的长江学者们一样,实在是想安安 静静为国家做点事情。回国后才感觉到,其实非常难,尤其难在许多人的心理不 健康!   许多人关注长江学者的荣誉和所得,包括从李嘉诚基金会每年拿到10万元的 奖金(其实不到我在Halliburton收入的十五分之一,2002年我的W-2为证),却 常常不关心、或不了解他们的付出。面对向教育部签署的承诺书,面对与石油大 学签订的工作目标和合同书,“长江学者”对我来说是一份承诺,一种责任,一 个起点,一股持续的压力,一项从早到晚没有休息、没有周末和假日、而且总是 对太太和孩子感到无比愧疚的劳作。我在这个位置上的付出,比在Halliburton 多得多。我常常感觉非常累,更何况还有“韦洛格”们不停地装神弄鬼、丧心病 狂地骚扰。但我不后悔,而且还要继续做下去。刚刚结束的三年中期评估和考核 结果表明,我的工作对国家的石油工业有意义、有突破、有成就!我对得起教育 部,对得起李嘉诚基金会,对得起中国石油大学领导班子的关心和支持,对得起 自己的付出! (XYS20051107)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