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族官兵 ZT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2Cul4U4 于 2005-4-20, 16:41:46:

东北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族官兵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人民解放军中的六万多名朝鲜族官兵,以其英勇顽强的献身精神,闻名于东北战场。

              一、组建人民军队沿革

  东北人民解放军中的朝鲜族官兵,最初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由关内各个解放区的朝鲜义勇军及在延安的朝鲜族军政干校成员为骨干,随同进入东北的十余万大军出关,尔后分遣北满、东满、南满地区.发展壮大而来。

  1945年8月11日,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在延安发布第六号命令,要求“现在华北对日作战之朝鲜义勇军司令武亭、副司令朴孝叁、朴一禹立即统率所部,随同八路军及原东北军各部向东北进兵,消灭敌伪,并组织在东北之朝鲜人民,以便达成解放朝鲜之任务。据此,在太行山八路军前方总部的朝鲜义勇军和在延安的朝鲜族军政于校数百人,均于9月出发,10月下旬进入东北,跟随冀热辽军区第十六军分区部队出关的朝鲜义勇军,则先于9月6日进驻沈阳。11月7日,集中沈阳的朝鲜族义勇军召开军人大会,编组七个支队,分派各地扩军。后因司令员武亭带领部分人员奉命去朝鲜,实际组成第一、第叁、第五、第七若干支队,这些支队组建扩军情况是;

  第一支队:支队长王子仁(崔仁),政委方虎山,初期仅有60余名干部,尔后经抚顺、本溪等地赴通化地区扩军。1945年底,由通化、柳河、清原叁个朝鲜族中队和集安、桓仁两个朝鲜族大队,正式合编为朝鲜义勇军南满第一支队,辖六个大队。1946年2月16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将该支队易名为李红光支队,任命金维为司令员,方虎山为政委,王子仁为副司令员,李林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
任,韩景为参谋长,安彬为副参谋长。19日,在通化市降重举行杨靖字支队、李红光支队成立大会,保安司令何长工宣读总部命令,政委吴溉之授旗。该支队成立后,即在通化一带担任保卫地方和剿匪任务,支队兵力5000余人,主要在南满进行游击战争。

  第叁支队:支队长金泽明.政委朱德海(吴基涉)。1945年11月19日,朱德海、李德山等19名朝鲜义勇军干部由沈阳乘车抵达哈尔滨,与哈市保安总队朝鲜族独立大队金泽明部会合。25日在宾县蜚克图,正式改编为朝鲜义勇军第叁支队。1946年12月,该支队直属松江军区。改为独立第八团,兵力3000余人。自同年4月及收复哈市后,该支队一直担负哈市卫成任务,并抽出一部参加土地改革。

  第五支队:支队长李益星,政委朴一禹。1945年11月21日,支队乘火车抵达吉林市,因苏军不同意其东进,遂暂在附近地区停留。12月8日,文正一率领先遣队30余名干部进入延吉。李、朴率领支队主力400余人,于1946年初开抵延吉。3月,以朝鲜义勇军第五支队为骨干,加上一部分汉族干部,与当地新建立的四个警备团扩编成警备第一旅.兵力6000余人,主要担负延吉地区卫戍任务。

  第七支队:支队长崔明,政委朴勋一。1945年11月21日,崔明等人随同第五支队乘车抵达吉林市,编为吉林保安第七支队。12月初,吉林保安第一总队及第七支队进驻桦甸。1946年1月,保安第七支队正式易名为朝鲜义勇军第七支队。3月,第七支队改编为桦甸县保安团,后升编为吉南军分区第二十四旅第七十二团。该部主要活动在吉南地区。

  第二部分是曾长期坚持东北抗回游击战争的抗联人员,其中随同苏军返回祖国的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中的朝鲜族指战员,主要集中在延吉地区。1945年9月6日,抗联教导旅第二营副营长姜信泰及全运毕、金万益、朴洛权等30多人乘机飞抵延吉,立即在朝鲜族聚居区大力发展革命武装。到10月底,在延吉、汪清、和龙相继组建起叁个警备团,兵力7000余。同时,中共东北党委委员金光侠率领一批抗联干部进入牡丹江开展建军工作。另留在当地的抗联人员值此日本投降之际,也纷纷组建起朝鲜族武装。如北满勃利的全镇浩在原部分村屯朝鲜族自卫队基础上.建立了有300多人的朝鲜族大队。

  这些来自各方面的朝鲜族骨干.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融合于广大朝鲜族同胞中,影响与带动同胞们投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尔后以朝鲜族指战员为主,相继组建起来第一五六、第一六四、第一六六这叁个正规师。

  第一五六师;1948年2月,吉林军区抽调吉敦军分区独立第叁团,独立第六团和吉南军分区独立第七十一团.合编为独立第六师,以吉敦军分区机构为师直单位。师长邓克明、政委钟人仿,全师8600余人。4月,吉东叁团1200人补入六师。 7月独立六师调归东北军区指挥。11月.独立六师改称第一五六师.辖第四六六、第四六七、第四六八团,配属第四十叁军建制。12月,全师1.1万余人随军进关,参加解放全中国的战斗。

  第一六四师:1948年4月,由吉南军分区独立第七十二团两个营、松江军区第八团、牡丹江军区独立第叁团,合编为独立第十一师,以吉南军分区机构为师直单位,师长王效明.政委宋景华,副师长李德山,全师7000余人。8月,东北军政大学学员(排级)140人分配该师。11月,延边军分区补充该师新兵2000余人。12月,吉林军区警卫团1100余人.独立第四团近百人.参谋训练队20人及其他方面19人(全系朝鲜族)补入该师。独立第十一师成立后,直属东北军区指挥。11月,独十一师改称第一六四师。辖第四九O、第四九一、第四九二团,长春解放后,该师担任卫成长春任务。

  第一六六师:1948年4月,李红光支队奉命改编为独立第四师,师长王子仁(后刘子仪),政委方虎山,参谋长卢哲用,政治部主任洪林,直属辽宁军区建制(不久改隶辽北军区指挥)。11月,独立第四师改称第一六六师,辖第四九六、第四九七、第四九八团,改归东北军区指挥。

  至此,在战火硝烟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朝鲜族革命武装,已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中一支少数民族武装力量,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二、敌策反失败

  1945年12月至1946年6月期间,由于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且深入东北,造成形势一时于我不利,也导致东满我新组建之地方武装纷纷叛变。在各地众多武装叛变事件中,唯朝鲜族武装变质较少,且对敌斗争意志坚决。如我磐石县大队共叁个连.其中两个连系由朝鲜族战士组成。5月底.县委率领县大队撤退至细林区大黑崴子时,汉族连发生动摇,县委当即依靠两个朝鲜族连将其缴械,迅速平息了叛乱。另如我敦化县八个武装大队,除一个朝鲜族大队外,其余七个大队都叛变。

  正因如此,国民党政府东北行营(后改称东北行辕)在沈阳专门成立了策反委员会。主任委员文强,下设五个组。内置‘日韩组”以李能甫为中心.专对我方实施策反工作。1947年2月1日增设“韩军策反组”,组长张瑞(上校专员)、书记卢逸飞(少校)、助书袁毅(中尉)、小组长张石泉、张真、丁正,另工作人员李成文等10余人。敌“韩军策反组”自成立时起,“即以最大之势力,以韩国为对象
,不论政、军、教或其他社会关系,不遗余力,凡耳之所闻,目之所见,诸种情报.,苟认为稍有参考,均按集之。”其主要策反情况如下:

  首先,四下收集有关材料,预定策反对象及计划步骤。虽然所获情况不准,但大致整理确定出辽东地区的李红光支队、杨靖宇支队等部和东满地区的姜信泰部,以及北满、西满各一部为策反重点目标.粗略统计目标致达14万人,同时拟定《东边道一带韩共军策反工作实施计划案》,准备重点策反李红光支队政治部、独立团、辉南县保安大队第叁连等。敌利用原李红光支队通信员金元述前往通化联系支队政治部的柳时荣;利用李秀风及其女儿李英爱(独立团通信员)联系独立团团长朱龙;利用孙砚奎(辉甫县保安大队第叁连通信员)联系连长李权基。1947年4月9B.策反组员宋炳照等五人将此计划呈报行较督察处,请求核发护身武器及沿途所用身份证、护照并能与当地机关联系办法等文件,以叁个月为其策反期限。

  其次,直接派遣特务人员渗透我军内部,并利用叛徒拉拢意志不坚定者。1946年10月上旬,为策动驻防开原县八棵树之朝鲜族连约150人反叛,日韩组派出特务李能甫(朝鲜族)前往联络。但该部“被国军击溃于34年(民国)11月15日……以时机及联络之法不良,认为失败。”10月27日.经李能甫策动,原朝鲜义勇军金元述等八人携带叁支长枪投降。28日.在李能甫策动下,驻通化之李红光支队政治部的金光烈、安永赞二人投降。11月2日,金、安又被派回通化策反。李能甫于12月17B被我捕获处决。敌策反组立即以张石泉(后病死)和宋炳照(朝鲜族)接替其职,仍以前述李红光支队等部为工作重点。

  1947年2月,宋须照派其亲属李秀风赴通化,企图通过其女李英爱策反独立团。2月初旬,“韩军策反组”又派特务李丁弘在孙硕奎及有关亲属配合下.企图策反我辉甫县保安大队第叁连。2月中旬,宋炳照摄特务柳时春去通化策反在我部队中的亲属。与此同时,策反组为更加具体掌握解放区内朝鲜族武装力量实情,决定再编组叁个小组,分别潜入延吉、长白、临江、炭江、抚松、哈尔滨等地,刺探我军军情。

 

  再次,对于朝鲜方面联共历史及其政治倾向,敌东北行营亦极为注重,为大力搜集这方面情报,以美方新闻处出面主办,并负责提供电台和经费,由东北行营策反委员会秘密召募韩籍情报人员21名,于1947年3月1日出境,分别派往乎壤、新义州、宣川、元山、清律、罗津、江界等地。“秘密供给我方情报井实施策反工作,以便明了韩共大后方与甲乙两面勾结之情形。”6月29日,“韩军策反组”组员李笑春以经商为由,牵派北朝鲜联络.李笑春由沈阳出发,途经辽阳、本溪之官原、南芬、连山关、草河口、安乐等地,7月5日过鸭绿江报新义州。叁天后,李笑春返回安东,初步了解了朝鲜一些情况,并向“策反委员会”书面报告。此外,“东北行辕”还创设朝文报纸,利用东北韩报,进行所谓“统一韩侨善良思想”的反动舆论宣传。

  敌人上述种种努力,成效甚微,以至连他们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进展困难,敌策反委员会在1947年底呈送的工作计划书中哀叹“查韩共策反工作至难日矩,韩人素性狡猾无信,是以牺牲最大,表现成绩最微。将来能做到某种程度,专视工作人员之热心工作与否及国际情势与剿匪状况,对投诚来临者政府待遇之状况。以及对东北韩农贷款之贷与情况。”敌参谋总长陈诚也自南京电示东北行辕主任熊式辉:“近查各地区所报策反对象多系奸匪外围或流散部队,进行招抚与收容乃属地方之绥靖工作,非我策反主要任务,尔应以放摇奸匪主力转移方面态势为主眼,俾能加速其崩溃为荷。”

  历史表明,在叁年解放战争期间,由朝鲜族组建的革命武装的砌很少发生成建制叛变投敌现象。在严酷的对敌斗争中,朝鲜族官兵革命意志坚定,作战勇敢,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与光辉事迹。

                叁、奉命支援期鲜.

  日本宣布投降后,以金日成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中部分朝鲜同志,随同苏军返回自己的祖国,并于1948年建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东北的叁年解放战争期间,朝鲜曾给予了我物资、交通、人员过境及道义上的诸多支持。而我方应北朝鲜请求,也从兵员方面子以补充。如1947年,我抽调吉东警备一旅二团的两个营计1200人“送回朝鲜”。东北全境解放后,随着朝鲜形势愈益
紧张.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的朝鲜族官兵则奉命支援朝鲜人民军。

  而成建制的入朝,当属东北军区第─六四师、第一六六师。这两个师入朝前,均分别补充一批新兵.东北局和东北行政委员会并指令吉林省紧急动员1500名朝鲜族青壮年参军入伍。

  1947年6月18日,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林枫、副主席张学思、高祟民联名电示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周保中、副主席周持衡:。兹决定由你省扩充1500名朝鲜族新战士之紧急任务,限于7月20日前完成。条件17岁至30岁之青壮年,历史清白,不要特务、宪兵、警察及其他成份不好者。身体强健,没有慢性病及梅毒等恶性症。”电报最后要求新兵直接交第一六四师接收“希即动员组织力量,具体布置,克服一切困难,如期完成任务。”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决定延边地区扩军1200人.其他各县300人。21日,中共吉林省委通知延边地委和各县县委,具体分配备县扩军名额为:“延吉县600名,和龙县300名,珲春县150名,汪清县150人,敦化县150名,蛟河县150名。”中共延边地委随后下发通知,继经各级政府努力工作,顺利完成此次扩军任务。

  7月20日,东北军区第一六四师、第一六六师携带全部装备,齐装满员,奉命进入朝鲜,归属朝鲜人民军。

  第一六四师入朝前.师长王效明、政委宋景华调出,由李德山师长兼政委。该师编制有师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师直属警卫营、山饱营、教导队、宣传队;下辖叁个团,每团辖叁个营,每营辖四个连(内一个机泡连);团直属警卫连、侦(察)通(信)工(兵)连,迫击炮连、步兵炮连、战防炮连。全师入朝时实有人员10 821名,装备有长枪5279支、短枪588支、轻机枪320挺、重机枪10
4挺、冲锋枪206支、战防枪入支、自动步枪一支、讯号枪N支、枪榴弹简32个、掷弹筒67个、六O炮87门、火箭饱二门、迫击饱26门、战防炮12门、步兵炮一门、平射炮一门、机关炮2门、刺刀3456把、军马734匹。

  第一六六师入朝前,师长刘子仪调出,由方虎山任师长兼政委。该师编制与第一六四师相同.全师入朝时实有人员为10 320名,装备有长枪6044支、短枪722支、轻机枪281挺、重机枪9l挺、冲锋枪878支、卡宾枪2支、讯号枪13支、枪榴弹简69个、掷弹简31个、六O饱91门、边击炮33门、战防炮10门、山饱3门、刺刀1833把、军马945匹。

  就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基本武器装备来看,这两师的装备水平实属一流。

( 摘自:《解放战争中的少数民族》,文/唐洪森)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