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妻说:“方舟子老婆何妨再暴露一个真实想法:方舟子不仅是奇才,而且是圣人,方舟子是他老婆见过的最理性、干净、悲悯的好人。”
3747这个可怜脑袋于是就忧郁起来,这这这,当了圣人怎么办啊?看看他后来找来的一大堆圣人定义,古今中外的(哪个帖子来着?我懒得给reference了,谁好事帮我找找),一看就是个脑子基本没有的庸俗家伙。当然当时他没有给这些定义,不过事先根据其一贯表现我也看得出来这货色。方舟子妻多好的文章!就这家伙败兴。
懒得跟这家伙废话,点出实际要点来,那就是,方妻眼里的圣人,那是重点在于性情:干净、少渣滓--“其实所谓圣人就是性情中人,性情之中少渣滓而已。”。所谓,谁的所谓?当然是方舟子妻的所谓。问我凭什么知道?你凭什么知道我不知道?
圣人称号,都是别人给的。这些别人,大多不是性情中人,都在作伪,都在歪曲本人为其所用。所以我们考察圣人本身,就很容易得出结论,真圣人是首先是性情中人,其圣,都安放在性情中,在无渣滓的性情中。
方舟子妻说方舟子:理性、干净、悲悯。理性和悲悯都容易被大家理解。干净,则只有性情中人、性情少渣滓的人能理解。圣人不是超人,不是只有超级理性和无穷悲悯。因为庸俗的人,自己卑怯只知道膜拜圣人指望圣人拯救的人,只看到一个超人,超级理性、无穷悲悯。而这正是造圣者造圣的目的。
中国的古贤怎样讲圣人?赤子之心!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什么是赤子?初生的婴儿啊!这就是在说圣人不过是一直保持小孩子之心,干净。成人会有经验,经验组成性格,这个性格,自然干净,就是我们说的性情。性情当然是个中性词,但我们常常偏重褒义。为了不说偏了,我加上补充:性情之中少渣滓而已。
为什么孟子不讲圣人别的好处,偏偏讲他保有赤子之心?就是要救偏啊!就是喝醒伪君子和糊涂虫啊!
下课,起立,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