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媒体把谷歌称为美对外政策工具
2010-01-21
英国《金融时报》 席佳琳 北京报道
查看英文原文
中国正在调整有关谷歌(Google)危机的报道口径。官方媒体开始把该公司撤出中国的威胁,说成是美国政府搞出来的政治阴谋。
中国政府官员昨日呼应了两家报纸的指控,即华盛顿方面将谷歌用作对外政策工具。
这些指控出炉之际,适逢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今日将发表有关互联网自由的重要讲话,这加大了一个风险,即谷歌问题上的对峙,将损害美中两个大国之间业已紧张的关系。
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旗下经常散布民族主义论调的小报《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社评,题为“世界不欢迎‘白宫的谷歌'”。
这篇社评称:“只要美国政府愿意,谷歌就很容易成为其向外推行美国政治意愿及价值观最方便的工具。而实际上,美国政府也确实愿意这么做。”
《环球时报》在一篇新闻报道中,还援引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政治学者吴心伯的话称:“谷歌事件不单是商业事件,而是政治性事件。”
周二的《中国青年报》表示,美国一些政界人士正企图在商业纠纷的幌子下渲染人权议题。
该报称:“在他们心目中,谷歌受困,等于欧美文化受困……借谷歌宣传、推介美国式的言论自由……才是谷歌不找市场而找官场的深层次原因。”
在谷歌宣布自己受到黑客攻击之前,该公司高管曾与美国国务院官员会晤。中国报纸援引这个事实称,这说明谷歌有隐藏的政治任务。
这些报道以及不愿被援引的政府官员的相应言论表明,北京方面改变了在谷歌危机上的低调处理方式。
过去一周来,中国政府把谷歌问题当作一件单纯的商业事件来处理,以避免产生政治后果。官方媒体被指示不要炒作此事。
但中国政府可能已得出结论认为,初期的报道口径未能奏效。昨日,互联网上充满了有关谷歌事件政治影响的言论。
在以往的危机期间,中国政府为凝聚民意,往往试图煽动民族主义情绪,怂恿人们对所谓的西方羞辱中国的企图予以抨击。
但分析人士表示,在谷歌这件事上,可能难以采用那种战略。另一家党报的一名编辑表示:“他们正在投石问路,看这样做是否管用。”
中国的传统新闻媒体都是国有的,它们经常被用于传递政府不想以官方形式宣布的消息。
译者/和风
BBC: 中国称谷歌风波无关中美关系
中国试图淡化与谷歌的争执,说它与中美关系无关
中国星期四(21日)表示,谷歌事件同中美关系无关。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说,谷歌事件不应与两国政府和两国关系挂钩,否则就是过渡解读。
谷歌由于遭受网络攻击以及中国互联网监管问题威胁撤出中国后,华盛顿表示将向中国方面发出正式外交照会。
周四(21日)晚些时候,美国国务卿希拉里 克林顿将就网络自由问题发表讲话。
尴尬
谷歌在1月12日称黑客试图利用“复杂精密“的手段攻入一些中国人权活动人士的电邮帐户。
随后,谷歌威胁要撤离中国并宣布不再过滤搜索内容。
谷歌说除非中国政府放松审查制度,否则则放弃中国市场。
分析人士说,谷歌如真的撤出对中国将非常尴尬,因为许多中国和在中国的外国公司依赖谷歌提供的服务。
星期二(19日)中国政府说谷歌以及其他的外国公司必须要遵守中国的法律和传统。
同一天,谷歌还宣布推迟推出在中国的两款手机。
此外,美国另一家互联网巨头雅虎据报也受到中国黑客的袭击,但雅虎并没有正式证实这一消息。
谷歌与4年前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占市场份额的大约三分之一,远远低于中国竞争对手百度。
目前中国拥有3亿5000万网民,而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去年的利润高达10亿美元。